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不讲信用,就无法统治人民;而没有人民,就无力守护国家。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非信: 不讲信义。使民: 统治人民,使其服从自己。守国: 巩固国家。不讲信义,就不能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的支持,就不能使国家巩固。指治国贵在诚信。语出《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年》:“〔司马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例] 司马温公言:“国保于民,民保于信。~。”推而至于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宋·李樗等《毛诗集解》卷九)|“诚信”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离开了“诚信”就无有市场经济可言,离开了“诚信”,个人和民族就无法在道德上自立,离开了“诚信”,就会亡国亡家,亡民亡己。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讲信用,实在是商业活动中最基本的道德和守则。(丘立才《“全心全意”与“诚心诚信”》)|司马光是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兼历史学家,他谈到的立信,其中心思想是“~”。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取信于人民群众,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力量就无以守国,难成任何事业。(曾敏之《立信·言行·“瓜蔓抄”》)
减作〖非信无以使民〗 武高寿《传统固有的道德精神——诚信》:“在中国古代,‘信’不仅是文化的立身之本,而且是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原则:‘民无信不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