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靖远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靖远寺

俗称喇嘛苏木,坐落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西约6公里的孙扎齐牛录城堡内北门东侧,建成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是伊犁八大喇嘛庙中建筑较早的一座寺院。占地1 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 000多平方米,整个庙宇分前、中、后、东四个院落,十二座单体建筑。中院为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有前殿、中殿(已拆除)、正殿和左右配殿,并有钟楼、鼓楼相对而立。建筑布局严整,气势雄伟,雕梁画栋,飞檐重叠。尤其是正殿高达8米的两层楼建筑,精工细刻,尤为精致,对研究古代锡伯族建筑雕塑艺术具有重要价值。早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即锡伯族由盛京西迁伊犁的第18年,曾在左翼镶白旗五牛录佛嘎善修建了一座喇嘛苏木(即靖远寺),建筑规模宏伟,有拱殿房、厢配房等43间,喇嘛50多名,香火十分旺盛。嘉庆十二年(1807),锡伯营八旗军民由佛嘎善南迁察布查尔大渠两岸定居,原靖远寺遂被废弃。今之靖远寺即为迁居察布查尔大渠两岸后重建。

靖远寺

靖远寺

新疆锡伯族佛教寺院。锡伯语叫“郭罗克伯——鄂尔何讷布勒——珠克特痕”。在新疆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村东边。从东北沈阳等地于1764年迁往新疆的锡伯族军民,由清政府拨款及群众集资后,于1782年在今伊犁河北岸(现农四师68团医院所在地)仿照他们在沈阳的太平寺兴建。因1807年迁往伊犁河南岸屯垦,该寺被毁弃。后在现址,于1888—1891年重建。规模更宏大。主体建筑仿圣佑庙形制,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等,其中藏经楼为二层飞檐,最高大。寺内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融通锡伯、汉、满、蒙等民族艺术风格。天王殿墙上有反映萨满教的砖刻。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内有《西游记》彩绘。藏经楼内有三世佛彩塑,属靖远寺建筑群的还有,寺外西南边的土地庙及东南边的关帝庙、岳王庙、城隍庙等,其中关帝庙是一座二层飞檐殿堂,与藏经楼同高。当时,锡伯族军民出征宣誓多在寺前举行。散居在塔城、阿勒泰等地区的锡伯族人常来寺礼佛。清末民初,特别在1945年前后,因战乱,当时伊犁地区其它寺院的佛典多保存到这里,有汉、满、蒙、锡伯、藏等语种,很多。寺僧有100余人,包括锡伯、蒙、汉、满等不同民族的。1950年尚有40人。1952年初,寺内经像被全部烧毁,达7天7夜之久。“文革”中,殿堂充当生产队堆放杂物的库房。后被人扒走不少砖木。现主要殿堂构架尚存,外表斑剥。1985年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它本是新疆(也是全国)锡伯族建筑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 牛头山   大云寺 ☛
000021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