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胆
青鱼胆,始载于《食疗本草》。为鲤科动物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的胆囊。原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平原地区,华北地区较稀少。
本品味苦,性寒。有毒。归肝、胆经。功能清热解毒,明目退翳。主治目赤肿痛、翳障、喉痹、疮疡等证。治目赤肿痛、翳障,取汁频频点之; 《龚氏易简方》以川连水煎成膏,和入适量青鱼胆汁,再加片脑少许,每日点之。治急喉痹,可以鲜鱼胆汁灌鼻,或用干品含咽,可吐出痰涎而愈; 《百一选方》则用青鱼胆焙干,同蛇蜕灰、白药子、白僵蚕、白矾研为细末吹喉。治热毒疮及痔疮肿痛,可取胆汁涂之。治白秃疮,本品可与木鳖子、牛耳大黄同研细末,调匀涂搽。本品多外用,内服易致中毒。中毒表现为饱胀、上腹不适、呕吐,或肝区痛、皮肤及巩膜黄染等急性溶血体征,严重者可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