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青铜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青铜剑

护身和近距离格斗拼刺的短兵器。一般由“身”和“茎”两部分构成。剑身中线突起称脊,脊两侧成坡状称“纵”,纵外的刃称“锷”,剑身前端称“锋”,“茎”即剑把,茎和身之间有护手的格。青铜剑起源于商末周初,在盛行车战的时代,剑主要用以护身,这种剑比较短小,长仅二十余厘米,形同匕首。春秋时代,只有位于东南水乡、习于步战的吴越两国,才以剑来武装步兵,现代考古发现的吴王夫差剑、越王勾践剑都是当时著名的宝剑,其长度为50至70厘米。战国秦汉时期,剑成为武装步、骑的主要短兵器,这时期,青铜剑不但发展到了它的鼎盛期,而且亦出现铁剑。汉代以后,铁剑便取代了青铜剑。东汉末年,更适于砍劈的铁刀又代替了铁剑。秦代青铜剑主要出土于秦始皇兵马俑坑,长度达90厘米左右,为历年发现青铜剑中的最长者,有三种型号:Ⅰ型剑通长81厘米、其中身长64.2厘米、茎长16.8厘米。起脊,两面计四纵四锷。剑格正面为菱形,横向有缺口,剑身、茎一次铸成。Ⅱ型剑身如Ⅰ型,惟首作菱形帽状,条棱茎一字格,通长91.1至93.8厘米,最短者88厘米;身长71.6至73厘米,茎长16至21.8厘米。Ⅲ型状如Ⅰ型,惟茎截面近似椭圆的扁体;身截面近似菱形,帽状剑首,有的附有双耳,双耳夹住剑茎末端以钉固定。一般通长88厘米、身长72厘米、茎长16厘米、脊厚0.9厘米。青铜剑皆有刻铭,多在茎部及剑身近格处,刻铭多为数字编号,如“一”、“二”、“八十八”、“七十七”、“五八”、“壬”等。青铜剑出土时未锈,皆光亮如新,经光谱和化学分析,其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表面经过铬盐氧化处理。从青铜剑出土位置看,多出土于指挥俑、前锋、后卫、翼侧、骑兵俑身旁,此类俑皆左手按剑右手提弓,反映出秦俑军阵阵表的兵器配备原则是长短兵器结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