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青春期内分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青春期内分泌

青春期内分泌

青春期,无论是形态、功能发育还是性发育,都受内分泌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又对内分泌系统起着调节作用。
青春期发动与内分泌变化 婴幼儿和儿童时期内分泌变化很少,男女都分泌同等小量的性腺激素,这些性腺激素引起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的分泌。青春前期或初期各种激素的水平比童年期迅速增加,促使生长突增及第二性征出现。这些现象说明青春期的到来,青春期发动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现认为青春期的开始是由于下丘脑细胞对性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循环中的小量性腺激素失去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分泌量增加。垂体前叶接受下丘脑的信息后,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卵巢或睾丸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除发生形态上的增长外,分泌性腺激素水平也相应提高。在提高了的性腺激素水平基础上对下丘脑起负反馈作用,重新调整下丘脑-垂体-性腺反馈系统达较高的水平(图)。

青春期内分泌调节示意图


在青春期,下丘脑和垂体前叶迅速发育,并分泌和成人几乎相同的激素。下丘脑除产生与性腺有关的促卵泡成熟激素释放因子(FSH-RF)和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因子(LH-RF)外,还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TRF)、生长素释放因子(GRF),及生长素的抑制释放因子(GRIF)。这些因子调节着垂体前叶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促甲状腺素(TSH)和生长素(GH)的分泌。在这些激素的作用下,促进儿童身高、体重、身体各部的发育。同时也刺激性器官及肾上腺、甲状腺的成长与发育。卵巢、睾丸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相应的性腺激素。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 睾丸分泌雄激素(主要为睾丸酮)及少量雌激素(雌二醇、雌酮)。肾上腺皮质除分泌肾上腺皮质素外,在青春期受促性腺激素的影响产生雄激素类的量增加,这种情况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初现(adren-arche)。”雄激素和生长激素相互协作,促成了青春期生长突增。其中睾丸酮具有很强的蛋白合成作用,临床长期应用可导致生长和骨发育加速,尤以骨发育更快。雄激素还促进男孩阴茎、睾丸、前列腺、阴毛、腋毛、体毛、胡须、变音等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产生遗精并促进肌肉和力量的增长及红细胞的增加。一般6~10岁男孩血浆睾丸酮无明显变化,10~17岁期间可猛增20倍,达到成人水平。雌激素则主要促进女性性器官——子宫、阴道、小阴唇及乳房的发育,促进月经周期形成,并影响脂肪的沉积。雌激素没有明确的蛋白合成作用,它不促进生长却有抑制倾向。血浆雌二醇和雌酮水平在整个儿童期都是低的,而当乳房开始发育时逐步增长,血浆雌二醇水平与时间年龄(相关系数r=0.54)、骨胳生长(相关系数r=0.52)、女性青春期发育(相关系数r=0.59)有显著相关。尿内排泄的雌酮、雌二醇、雌三醇随年龄和性成熟而增加。
青春期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加速碘泵的活动,促使甲状腺摄取更多的碘,合成甲状腺素量增加。甲状腺素促进组织的分化和成熟,尤其对神经和性腺影响更大,是生长、发育和成熟的一个重要因素。垂体的生长素是促进生长的主要因素,其生成、分泌和发挥作用又受甲状腺素的影响。在以上多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引起了青春期一系列生长发育特征的出现。在青春期后期这些激素对下丘脑及垂体又起负反馈作用,使身高、体重的增长缓慢下来,最后达到停止阶段。
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对整个生物机体及许多器官均有促进生长作用。其生理作用有:
❶促使骨和软骨生长和成熟。骨骺愈合前,骨的长度、宽度及厚度成比例地增长。骨骺愈合后,骨的宽度和厚度增加。生长激素不是直接促使骨胳生长,而是通过肝脏产生 “生长激素介质 (Somatomedin即SM)” 间接刺激骨胳的生长。
❷促进肌肉及结缔组织细胞数目增加,细胞生长。
❸促使肝、肾、心、肺、肠及肾上腺等脏器体积及重量增加。
❹可能有促进生血作用。生长激素可以加速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DNA和RNA的合成,从而增加蛋白质的合成。生长激素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抑制组织利用葡萄糖,促进糖元异化,血糖升高。生长激素有轻微的脂肪分解作用,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酮体生成增加。生长激素能促使水和钾、钠、钙、硫、磷等代谢的正平衡,钾和磷随同蛋白质合成进入细胞,钙、磷和硫进入生长着的骨胳。生长激素能加强雄激素对蛋白质合成的促进作用和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的作用。生长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GRIF或称Somato-statin,SRIF) 的调节和制约。这两种下丘脑因子的分泌又受中枢神经系统反馈系统的调节。生长激素的分泌受以下因素影响:
❶年龄: 青春期分泌率明显比成年人高,但青春期的出现如何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率则不详。青春前期儿童只在睡眠时分泌,青春期少年则在睡眠及白天均分泌,分泌率较前增加约7~8倍。
❷性别: 生长激素水平在青春前期无性别差异,青春期后则女性高于男性。
❸昼夜节律: 生长激素夜间分泌比白天增加。与睡眠有关的释放机制尚不明,有人认为是由于大脑皮质对抑制生长激素的机制有非特异性抑制作用,也有人认为与慢波睡眠有关。
❹自发性分泌: 正常情况下生长激素水平很低,但间隔出现自发分泌。自发分泌频率和幅度在个体之间差别很大。一般夜间分泌次数比白天多,青春发育期次数多且幅度大。妇女的分泌频率比男性高。因此单纯测定生长激素基础值常不足以确定生长激素分泌功能状态,为区别分泌功能状态是否正常须作生长激素功能试验。儿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主要表现为生长障碍,严重时表现为侏儒。生长激素缺乏可以是特发性的,也可继发于颅内病变。如分泌过量在未成年期可发展为巨人症; 成年后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 青春期   青春期形态发育 ☛
000181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