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霜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霜月李商隐
【原诗今译】
【鉴赏提示】 李商隐的这首《霜月》,近人张采田在《玉溪生年谱会笺》把它列入“不编年诗”,然后引冯浩说云:“艳情也”,接着又评驳道:“按未定”。我们认为:这首诗的写作年份固然很难推定,但它确实不是艳情诗,而是一首即景寄情、因情寓意的自喻诗。 从诗题“霜月”看,它写的秋夜月色,但又关带着霜天。霜天月色,这境界阔大、优美、迷离惝怳,正好施展浪漫的想象能力和艺术描写的高超手段。 首两句:“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先写物候气象和环境背景。初秋的季节,雁阵从晴空里送来几声凄厉的鸣叫,夏蝉已经藏形匿迹。秋气渐渐深了。到晚来,诗人所居的层楼之外,空阔浩渺,远水苍茫,霜天月色之下,一直伸展到天尽头。月色清冷,霜霰弥漫,远水连天,波光潋滟,这境界多么优美,多么恬静,多么引人遐思!于是,诗人的思路升腾到幻想的境界。 后两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青女,即青霄玉女,是主霜雪的女神;素娥,即月里嫦娥。作者驰骋美妙的想象,说这两位绰约仙子,正抖擞她们的冰骨玉肌,摆弄她们的轻盈体态,在月中霜里,争娇比艳。只有她们,才是这霜天月夜的真正主宰;只有她们,才具有坚贞高洁的美的最高品性。 这四句上下两截的诗,把实境和虚境——真实的境界和幻想的境界交织在一起,笔路跳脱,意境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我们不能仅止于此。实际上,作者并不是单纯地描写霜天月色,也不是空泛地吟咏神话传说,而是以即景寄情、因情寓意为手法,对邪恶的势力进行谴责,对自己高尚人格进行表白。 首句中的“已无蝉”三字,显然寓有讥讽之意。聒噪无聊的蝉鸣,指的是曾经对诗人进行过中伤的那些善于飞短流长、含沙射影的小人。根据传记记载,李商隐二十七岁,应博学宏词科举,被牛党人物排斥,且有许多诋毁诽谤,但这些人物不久即行败露。“初闻征雁已无蝉”,意思是说,“气候”一变,这帮善于制造流言蜚语的人,就销声匿迹了。头一句诗,是即景寄情寓意。至于“青女”“素娥”,就更是诗人自我人格、自我品格的外化。“俱耐冷”,其实也就是诗人自己遭遇到的政治上的逆境的隐语。“斗婵娟”,则是诗人对自己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美好资质的矜诩。不过这一切深刻的寓意,都托附在幻想形象上面,写得微而不显,婉而多旨,丝毫没有沾皮带骨的痕迹罢了。 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有“高情远意”一条,引用范元实《诗眼》说:“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读李商隐的诗,就是要在赏玩它的题材的丰富多彩的同时,揭过其巧丽的一面,认识其高情远意,这首《霜月》诗,可以说是一个典型。 霜月 霜月shuānɡyuè━┃ 指冬月。宋·梅尧臣《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诗:“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林檎果六、七月熟,有的能冬月再次结果。) ☚ 霜夕 邃幕 ☛ 霜月 霜月农历十一月的别名。宋·梅尧臣《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按,林檎果六、七月熟,有的能冬月再次结果。 ☚ 辜月 大吕 ☛ 霜月 霜月农历七月的别称。《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引之曰:弟一行‘霜月之灵’,霜月即《尔雅》之‘七月为相’也。” ☚ 凉月 壮月 ☛ 十一月【同义】总目录 霜月子月畅月十一月开龙潜月辜月 七月【同义】总目录 霜月凉月七月兰秋兰月相月 各时的月 各时的月 农历月初的月:微月 细魄 ☚ 各处的月 运行2 ☛ 下半年各月 下半年各月七月:相(相月) 瓜时 瓜月 桐月 霜月 凉月 巧月 兰月 兰秋 新秋 初秋 首秋 早秋 上秋 肇秋 孟秋 秋孟 火逝 流火 ☚ 上半年各月 日 ☛ 霜月shuāng yuè❶素月,寒月。谢朓《同羁夜禁》:“~~始流砌,寒蛸早吟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