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丰城剑)
《晋书·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为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 ’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 ’华曰:‘欲屈君为宰,密共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 《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雷焕别传》:“晋司空张华夜见异气起斗牛,华问焕见之乎·焕曰,此谓宝剑气。” 三国吴未灭时,张华发现斗牛之间有紫气。 华问雷焕是何象征,雷焕说是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后因用为咏军威、气势之盛,或比喻人声望才华之高。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博通群籍,而让齿乎一卷之师;剑气凌云,而屈迹于万夫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