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雷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雷雨

雷雨

四幕话剧。曹禺编剧。发表于1934年1月《文学季刊》第4期。剧本以1923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带有封建性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资产阶级残酷、虚伪的丑恶本质,表现了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深厚同情和劳动人民的反抗要求。周朴园是封建性资本家的典型。他对侍萍诱骗、玩弄、残害,对年轻的妻子繁漪冷酷、专横,充分暴露其自私、残酷的伪君子面目。通过他与煤矿工人鲁大海的冲突,揭露他剥削、压迫工人的凶残、贪婪的本性。作品在塑造具有“雷雨”性格的女性繁漪和善良而不幸的侍萍等形象上取得了较大成功。剧情兼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的特色,线索错综复杂,结构严密精巧,人物性格鲜明。是五四以来一部经典性的名剧。

☚ 梁允达   都会的一角 ☛
雷雨

雷雨

中国古代笑话。丁未闺六月朔,雷雨大作,公阻王孝廉斋中,抵暮不得返,颦蹙曰:“闺月天地之余数耳,奈何认真若此,而风雨雷霆之不惮烦也!”

☚ 碑祸   摆海干 ☛
雷雨

雷雨

四幕话剧。曹禺著。1933年作。初刊1934年上海《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1936年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文学丛刊第一集。曹禺戏剧集第1种。1938年4月改订第11版。1947年10月第21版。

☚ 以身作则   夕虹 ☛

雷雨

雷雨

四幕话剧。曹禺著。1933年作。初刊1934年7月上海《文学季刊》第1卷第8期。1935年4月,我国留日学生在东京首演。1936年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剧本以1894年至1924年间我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一个从封建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和毁灭。周朴园是一个有浓厚封建意识的资本家,剧本主要写了侍萍在这罪恶家庭中的悲惨遭遇。三十年前,侍萍在周家当使女,被大少爷周朴园欺骗,生下周萍,怀了大海,终被逐出周家。她曾投河自尽,被救后嫁给鲁贵,又养了四凤。谁知三十年后,鲁大海在周家煤矿当工人,四凤在周家又重蹈了侍萍的覆辙。二是写了繁漪、周萍、四凤及周冲的“爱情”纠葛。繁漪以灼热的反抗冲破周朴园的封建桎梏,竞遭周家二代人的侮辱,最后也毁灭了她自己。三是写煤矿工人罢工,鲁大海在罢工中被推为工人代表。遭到老奸巨滑的周朴园的暗算,被开除出厂。这三条线紧紧地纠缠在一起,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当这一切都被无情地揭开时,四凤、周冲触电而死,侍萍要带大海离去,而周萍最后自杀的枪声,敲响了这个罪恶家庭彻底毁灭的丧钟。《雷雨》的发表和演出,引起社会上强烈的震动和反响,被称为“当年海上惊雷雨” (茅盾: 《赠曹禺》)。《雷雨》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力作,作者对于全剧的结构、剧情的进行,对白的运用,电影手法之向舞台艺术的输入,的确费了莫大的苦心,而却自然紧凑,没有现出十分苦心的痕迹”, “是可以令人首肯的” (郭沫若: 《关于曹禺的《雷雨》)。几十年来,从抗日战争到建国后,《雷雨》曾被广泛上演,并被改编为很多地方戏曲剧目,它成为一些著名演剧团体的主要保留剧目。它以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生动的艺术形式,赢得广大观众和读者的爱好,是我国话剧史上较早出现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保留剧目,是作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为丰富和确立我国的话剧创作在戏剧舞台上的地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五奎桥   回春之曲 ☛

雷雨

雷雨

陶雄著。1935年7月初版,陈伛发行。收《桃花底心愿》、《都市流浪人之歌》等诗16首。

☚ 宇宙之歌   忘忧草——绍华诗初集 ☛

《雷雨》

 四幕话剧。曹禺著。写于1933年。剧本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封建性的资本家周朴园家庭的罪恶及其崩溃,从客观上显示了那个阶级堕落、灭亡的历史趋向。剧中人物、时间、地点高度集中,在一天的时间、两个场景内,表现周家及其佣人鲁家八个成员之间前后30年来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展开了曲折、激烈的戏剧冲突。各种矛盾都归结到周朴园身上,共同揭露了他专横,冷酷、虚伪的本质。周朴园本是无锡封建世家子弟,留德归国后包办工程、经营煤矿,依靠残酷压榨甚至谋害工人性命而发财;剧中周朴园与罢工代表鲁大海的冲突,勾画出其作为封建性资本家的反动面目,在家庭中。周朴园也是一个专制的暴君,是酿成家中一切罪恶和悲剧的根源。30年前,他对侍萍始乱终弃,种下祸根,以后用同样的手段娶繁漪为妻,对她施行专横的管束,从而导致了家中两起乱伦事件的发生。繁漪的反抗和报复,无意中引发了周家罪恶的总暴露和崩溃,最后,剧中人物死的死,疯的疯,结局悲惨。作者吸收并融汇欧洲古典命运悲剧、莎士比亚性格悲剧、和近代易卜生社会剧的特点,从本民族的生活出发,写出了中国现代的悲剧;同时,刻画了一系列具有复杂性格的典型人物形象;戏剧语言高度个性化,并富于动作性和潜台词。缺陷在于以血缘与乱伦关系构成戏剧冲突,过于巧合,并表现出一定的宿命论观点。

雷雨léiyǔ

伴有雷电的暴雨。
★雷管 雷鸣
★暴跳如雷

各种雨

各种雨

适时有益的雨:澍(澍雨;澍霖;嘉澍;甘澍) 霖(霖雨;甘霖;时霖)霔(霔雨) 甘泽 甘雨 甘霈 甘润 上雨 好雨(~知时节) 时雨(及时雨;灵泽时雨) 灵雨嘉泽 时泽 醴泉
滋润农作物的好雨:膏雨 膏液 膏泽甘膏
滋润万物的雨:泽雨
滋润万物的时雨:澍泽
锄地前庄稼正需要的雨:锄头雨
连下不停的雨:淋雨 连绵雨
连下几天的雨:睡雨 隔夜雨
连下三日以上的雨:众雨
连绵不断的雨:阴霪 伏雨
久下成灾的雨:苦雨
把干土层湿透的雨:透雨 饱雨
一阵即过的雨:阵雨 断雨 片雨 行雨过山雨
小阵雨:过云雨
伴有雷电的阵雨:龙雨 雷阵雨
夏日的阵雨:虹雨
骤停的急雨、阵雨:顿雨
伴随雷电而降的雨:雷雨
红色的或落在红花上的雨:红雨
倾斜而下的雨:斜脚雨
飞飘的雨:飞雨
飘洒的雨:渫雨
看上去如线状的雨:雨线
像垂帘一样稠密的雨线:雨帘
急骤的雨:急雨 疾雨 白撞(白撞雨)雨 驶雨
来势猛烈的急雨:雨镞 雨阵
寒冷的雨:寒雨
清冷或清净的雨:清雨
无云而降的雨:奇水
将止的雨:残雨

☚ 雨点   各时的雨 ☛

雷雨thunderstorm shower

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产生于积雨云。但形成的原因有多种。陆上夏季午后热对流强盛时形成热雷雨。在海上,夜间海面降温较缓慢,空气层不稳定,常产生夜雷雨。锋面附近能产生锋面雷雨。在山区可有地形雷雨出现。雷雨具有阵性,常伴有强风,有时伴有冰雹、龙卷。世界上雷雨最活跃的地区在热带和山地。印度尼西亚的茂物市,平均每年有322个雷雨日,有“世界雷都”之称。中国雷雨最多的地区是南岭山地和海南岛(那大市全年平均有130个雷雨日)。中国雷雨夏季最多,冬季最少,10月后长江以北雷雨基本绝迹。

《雷雨》

4幕话剧。曹禺作于1933年。发表于《文学季刊》1934年7月第1卷第3期,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1935年4月27日“中华同学新剧公演会”在日本东京演出。以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一个带有浓厚资产阶级色彩的封建家庭,在渗透着封建主义本性的资本家周朴园的封建专制统治下,矛盾错综复杂,充满着腐败、残酷、罪恶和反抗,最后以彻底崩溃告终的悲剧。塑造了周朴园、繁漪、周萍、周冲、鲁贵、鲁侍萍、鲁四凤等典型形象。

雷雨

140 雷雨

四幕话剧,曹禺著。最初发表于1934年《文学季刊》第三期。本剧系作者的处女作,以周、鲁两个家庭的矛盾纠葛为情节发展线索,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某些侧面。剧中构筑了三条矛盾冲突线索:即繁漪与周朴园的矛盾,侍萍与周朴园的矛盾,鲁大海与周朴园的矛盾。这些矛盾冲突编织在由血缘关系结成的“网”中,每个人都难逃悲剧的结局。周朴园、繁漪、侍萍、四凤、鲁贵以及周萍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形象无不栩栩如生。在语言、结构和意境上都取得了中国话剧舞台前所未有的成就;它的创作成功,标志着中国话剧走向成熟,同时也显示了中国话剧民族化、大众化的最初实绩。

☚ 上海屋檐下   赛金花 ☛
雷雨

《雷雨》leiyu

现代话剧。作者曹禺。1934年发表于《文学季刊》第3期,1936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后来的版本多有修改。现以较早版本进行评介。
《雷雨》四幕,并有序幕和尾声。剧作写了一个扣人心弦、动人魂魄的人间悲剧。30年前,地主阔少周朴园为了娶一个有钱的小姐,赶走了刚为他生下第二个孩子的使女鲁侍萍。鲁侍萍走投无路,抱着刚刚出生的二儿子鲁大海投河自杀,为人搭救。30年后,鲁侍萍与鲁贵所生的女儿四凤不巧也到周家作了使女。这时,当初鲁侍萍留在周家的大儿子周萍正厌倦了与后母蘩漪的乱伦关系,转而喜欢上四凤。而当四凤已怀孕三个月时,鲁侍萍又鬼使神差地踏进了周朴园的家门。由于她的出现,周萍和四凤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双双自杀,身亡。周萍的弟弟,蘩漪的亲生儿子周冲也因抢救四凤而死。蘩漪和侍萍则同时精神失常,留下周朴园在孤独中默默地忏悔。作者采用了回溯式戏剧结构,从鲁侍萍30年后即将再进周家写起,将过去的种种纠葛在最后一天的情节发展中交待出来。这种从临近高潮处下笔的戏剧结构,使得本来就扣人心弦的剧情更加紧凑激烈,戏味充足。
《雷雨》的基本思想是对不合理的命运和社会的谴责和诅咒,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被压迫者的同情和对于反抗者的赞赏。在剧作中,命运之神似乎无所不在,时时在通过环境、机遇,通过人们自己的情感、欲望去捉弄人们:周朴园自以为果断、理智,但他维护家庭的“体面”的努力却一败涂地;蘩漪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不顾一切地要抓住周萍,结果也适得其反;周萍极力想摆脱与后母的不名誉关系,而移爱于四凤,没想到堕入了更可怕的深渊;鲁侍萍遭遗弃后就不想再见到周家的人,“不公平的命”却偏偏使她们母女与周家父子相遇;父子兄弟间争执殴斗,却互相不知道对方是谁。不仅命运好捉弄人,不公平的社会也在禁锢和压迫人:蘩漪被禁锢在一个令人窒息的封建家庭中,心理已经变态;鲁侍萍被遗弃后,遭受了种种磨难;可怜的四凤,承受了周家父子两代人犯下的罪孽;鲁大海等工人,也受尽了剥削和摧残。对此,蘩漪、鲁大海、鲁侍萍、周冲等,都进行了方式不同的反抗。作者给予这些人以深切的同情和由衷的赞赏。整体看来,剧作虽然有较浓厚的命运悲剧的色彩,但民主主义思想仍然是其基本思想内核。
《雷雨》的人物塑造也有很出色之处。周朴园是一个封建思想很重的资本家,他唯利是图,专横跋扈,却又道貌岸然,自以为品质高尚。从自己的实利考虑出发,他忍痛抛弃了年轻美丽的鲁侍萍。在误以为侍萍已死,不再对自己形成威胁时,他又似乎真诚地怀念她以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但一旦侍萍再次出现,他就又恐惧地、声色俱厉地拒斥了她。只是到了他认为无可奈何的时候,才不得已在全家面前似乎很诚恳地承认了侍萍的真实身份。这是一个深层次的伪君子形象。另一个人物蘩漪的性格也很鲜明。她的正当的人生需求受到禁锢时,她便不顾一切地进行反抗。她会疯狂地爱,也会疯狂地恨。她是最富有“雷雨”性格的人物。她的不道德是以反抗不道德的社会为前提的,因而她是一个被不合理的社会扭曲了的个性主义者形象。
整个剧情是在雷雨前夕和雷雨中进行的。剧作的命运思想、反抗情绪、紧张的情节、富于“雷雨”性格的人物形象,与剧中那种开始郁热憋闷,后来雷电交作、暴雨倾泻的环境气氛渲染,完美地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曹禺很注意学习和借鉴西方戏剧艺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思想、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中的反抗性格、易卜生的《群鬼》中的血缘纠葛情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中的气氛渲染,在《雷雨》的创作中,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雷雨》是中国移植西方话剧形式的一次成功尝试。它的演出,获得了观众热烈而经久不衰的欢迎。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龙须沟   日出 ☛
雷雨

《雷雨》

作者曹禺。作于1933年,发表于1934年。1935年4月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好会在东京首演。
作品通过周、鲁两家8个人物的历史与现实纠葛,反映了从光绪二十年(1894)到1920年以后将近30年的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冲突。故事写某矿董事长周朴园,年轻时遗弃了为他已生二子的婢女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侍萍携次子投河遇救,离乡远走,周朴园误以为她已经死去。后周家亦北迁,与侍萍再嫁的鲁家同居一地,互不相知。鲁家父女皆在周家为仆,次子大海在矿上做工。周妻繁漪与周家长子周萍有私情,后知周萍爱鲁女四凤,乃召来侍萍,欲遣走四凤,两家关系被揭破。周萍与四凤知道彼此是异父同母的兄妹,双双自杀。繁漪之子周冲为救护四凤也触电而亡。大海作为罢工代表在周家被殴受辱,逃离而去。侍萍与繁漪不堪重负,一呆一疯,只剩周朴园孤身独处。
《雷雨》剧作利用生活中常见的 “始乱终弃”和“乱伦” 的故事,深刻刻画人物心理,形象生动鲜明。尖锐的矛盾冲突与凝重的悲剧气氛相融合,把民族的思想。事情和外来的艺术形式,成功结合起来。人物形象具有高度审美价值。
《雷雨》在1935年首演后,50年来不断地出现在舞台上。它是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中国话剧从此可以和欧美话剧平等地对话了。


《雷雨》

☚ 法西斯细菌   日出 ☛

雷雨

《雷雨》

是曹禺著名的四幕话剧,同时也是曹禺创作的第一部话剧,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雷雨》创作于1934年,同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发行。《雷雨》 一剧以周、鲁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纠葛为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以他们两家之间的血缘关系为他们悲剧命运的基础。剧本正是通过这种矛盾纠葛和血缘关系,深刻地反映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长达3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的一些生活侧面,揭露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虚伪与残忍。《雷雨》在其表现形式上,精心地构筑了三条矛盾冲突的线索,这三条线索是繁漪与周朴园的矛盾、侍萍与周朴园的矛盾、鲁大海与周朴园的矛盾。在这些矛盾冲突中,有妻子与丈夫的矛盾,有情人之间的矛盾,有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在这中间又渗透着他们之间复杂的血缘关系和复杂的感情纠葛,同时也揭示出这场矛盾斗争的社会性质。剧作以独特的视角与深刻的分析,揭示出当时那个封建的、畸形的社会的罪恶和黑暗,并从中预示出那个社会必然崩溃的信息。《雷雨》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剧中人物的塑造是极为成功的。这部话剧无论在语言、结构、意境等方面,均取得了中国话剧前所未有的成就。《雷雨》显示了中国话剧在民族化、大众化等方面的成功,同时还标志着中国话剧正走向成熟的阶段。《雷雨》自公演以后几十年来,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近年来这部话剧还曾多次被改编成为电影、电影剧上映,其艺术魅力不减当年。

☚ 屈原   (4)散文 ☛

雷雨

四幕话刷。曹禺作。见“文学”中的“雷雨”。


雷雨

话剧。曹禺著。写于1933年。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对周鲁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30年矛盾纠葛的描写,深刻揭露了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堕落的历史。人物个性鲜明,结构严谨缜密,语言洗练含蓄。标志中国现代话剧走向成熟。


雷雨

伴有雷声和闪电的降雨。多发生于春夏两季。大者可达暴雨程度。


雷雨

伴有雷声和闪电的降水现象。多发生在具有猛烈上升运动的积雨云中。雷雨多为阵性,又称“雷阵雨”。常伴有强风,有时还伴有冰雹或龙卷。持续和强烈的雷雨,往往达到暴雨程度。

雷雨

雷雨

四幕话剧,曹禺代表作。1933年创作。经作家巴金先生的推荐于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上发表。《雷雨》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的话剧艺术走向世界剧坛,走向了成熟。《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他们的成员之前后30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在作者看来,这场悲剧和罪恶的制造者正是那些威严体面、道貌岸然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周朴园与侍萍的矛盾、与鲁大海的冲突,都带有阶级对立的性质。剧本虽然从性爱血缘关系的角度写了一出家庭悲剧,但客观上反映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某些侧面,充满不义和邪恶的旧家庭正是整个旧社会旧制度的缩影。《雷雨》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成就,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把握准确,特别是周朴园的专横伪善,繁漪的乖戾不驯,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雷雨》接受了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洋溢着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剧气氛。作者善于把众多的人物纳入统一的情节结构之中,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紧张的场面和强烈的戏剧冲突,再加上语言的活泼生动,使《雷雨》获得空前的成功,可以与世界优秀剧本相媲美。1935年4月《雷雨》首次在日本东京演出,同年秋在国内上演,从此,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话剧之一,久演不衰。

☚ 龙须沟   日出 ☛
雷雨

《雷雨》

1933年盛夏,正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读书的年仅23岁的曹禺,创作了他第一个剧本 《雷雨》。《雷雨》 的第一读者巴金在回顾读原稿的情景时说: “我感动地一口气读完它,而且为它掉了泪”。(巴金《蜕变·后记》)45年后,茅盾在回忆录中写道: “30年代末 《雷雨》 在上海演出,震惊剧坛”。(1979年1月28日《人民日报》)几十年来,《雷雨》 的思想和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它一直吸引着广大读者和观众。
《雷雨》 的故事情节安排在一天之内(从上午到午夜两点),而它描写概括的却是1894—1924年间一个带有浓重封建气息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溃灭。剧中人物的结局是: 死的死,疯的疯,逃的逃。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悲剧。
《雷雨》 的戏剧冲突是在周、鲁两代两家8个人物之间展开的,写的是夫妻、父子、母子、兄弟、兄妹之间的纠葛。从冲突的结构形式看,它是一张由血缘关系结成的纵横交错的网; 而从冲突的性质上看,这种血缘纠葛,又打上了社会斗争的印记,主人与奴仆的矛盾。通过这种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揭露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冷酷,鞭挞了剥削者和压迫者,暴露了他们的罪恶和卑劣的灵魂。对被压迫、被损害者的不幸,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周朴园是 《雷雨》 悲剧的制造者,结果他本人也陷入了悲惨的境地。剧本着重描写的是这个资本家身上浓重的封建色彩; 其中写他对工人罢工斗争的镇压和瓦解阴谋,是作为暗线交待的。剧本正面描写的,是他在这个家庭中所扮演的封建暴君的角色。他专制、独裁,他的意志就是法律,他用封建专制和礼教的淫威统治着这个家庭。剧本通过一系列的冲突,使人们看到,这里没有光明、自由、幸福; 有的是压抑奴役的苦痛 (如蘩漪),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 (侍萍的遭遇),美好理想的破灭 (如四凤、周冲)。周朴园的封建专制的恶果是: 蘩漪与周萍名义上为母子实际上是乱伦的情侣,周萍转与四凤相恋,实为兄妹通奸,一旦真实关系暴露,两人都带着羞耻而自杀; 周朴园与鲁大海作为劳资双方的对立,实为灭绝父子关系的斗争,最后酿成了这个家庭的秩序和道德彻底崩溃的悲剧。
剧本还展现了周朴园思想性格上的复杂性。30年前,他对侍萍始乱终弃,逼她抱着婴儿离家后,却又受到良心的责备,从封建道德观念出发,仍利用原来家具、陈设,保存对侍萍的 “怀念” 的环境,既可掩盖自己的罪行,又可稍释良心的惩罚; 同时这些陈设也成为他对子女进行封建道德教育的 “道具”。因此,我们不应把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和忏悔绝对地看作他道德上的虚伪,这里也多少有他真实人性与人情的流露; 但也要看到他对这种人性、人情的利用,是出自他封建道德的观念和卑劣的利己主义,这是为建立和巩固他封建的家庭秩序服务的。待到30年后,他与侍萍重逢时,他的忏悔已无法洗刷自己的罪恶; 对侍萍的软硬兼施,威胁利诱,使他封建专横的面孔又蒙上了一层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尘埃; 他身上散发出的铜臭气,驱除了他的封建伦理深情。戏的第四幕,蘩漪以她疯狂的报复拉着四凤到周朴园面前认公爹,拉着周萍到侍萍面前认母亲,使这个家庭的伦理关系立即发生了大乱套。这里显示作者以雷雨般的愤怒,将周朴园打入了地狱。这是正义对邪恶的惩罚,是周朴园自己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雷雨》 着力揭露的,是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周朴园的专横、凶残和他灵魂深处的庸俗、卑劣。作者说: “周朴园很坏,坏到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坏。” 追求个性解放和性爱的蘩漪,在封建暴虐下的郁闷、烦恼、痛苦,便是周朴园“很坏” 的反响。蘩漪是 “五四” 后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关于〈雷雨〉在苏联上演的通讯》),在18年前被周朴园关进封建专制的牢笼,要她作 “贤良母”,连吃药,也要她 “给孩子作出服从的榜样”,这使得她 “活着就像死去一样。” 在她屈从忍受的同时,也郁积着悲愤反抗的怒火。比她小8岁的周萍对她的引诱,把她 “救活了”,点燃了她已逝去的青春火焰。她与周萍在公馆的 “闹鬼”,是对封建伦理的败坏,是对周朴园的反抗,是对个性解放与性爱的执着追求。周萍占有四凤后对她的背叛,使她发出了 “一个女子不能受两代的欺侮”的愤怒吼声。蘩漪对周萍的哀求,表现了她思想性格上的软弱; 而她对周萍的疯狂的报复,则反映了她对生活的绝望。到了剧本的第三幕与第四幕,她已成为曹禺笔下的复仇女神,阴鸷、乖戾,淹没了她原有的热情与美丽。她用 “铁的手腕” 毫不留情地撕碎着这个封建专制下的 “黑暗”里的一切; 在狂笑中也在撕碎着自己。作者在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注入了过多的同情和赞美; 而她的悲剧命运也表明资产阶级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和性爱自由中的弱点。

☚ 骆驼祥子   倪焕之 ☛

雷雨

《雷雨》

中国话剧作品。作者曹禺。1935年4月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好会在东京首演。同年8月天津孤松剧团在国内首演。剧本发表于1934年 《文学季刊》 7月第1卷第3期。1957年6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80年6月出版第2版。故事写某矿董事长周朴园30年前遗弃了已为他生有二子的女婢侍萍,仅留长子周萍在身边,侍萍携幼子投河被救,遂嫁鲁贵,生有一女名四凤。30年后鲁贵与四凤同在周家为仆,次子鲁大海在周家矿上做工。周朴园妻繁漪与周萍有染,当发现周萍爱上四凤时,则欲辞退四凤,为此召见侍萍,于是周、鲁两家关系被揭开,周萍和四凤受刺激而双双自杀。为矿上罢工事,大海在周家受辱后愤而出走。繁漪之子周冲为救护四凤也触电而亡,最后侍萍被惊呆,繁漪从此也疯了。剧作从常见的 “乱伦” 关系中,发掘这场社会悲剧的时代特征,着重写了3个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女性对命运的抗争及其悲惨结局。全剧结构严谨,情节丰富,悲剧气氛浓重,是中国话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并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上演。

☚ 体验派   日出 ☛
雷雨

《雷雨》

四幕话剧。曹禺著。以20年代初中国城市社会为背景,在一天时间内展开周、鲁两家八个成员之间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矛盾冲突。主人公周朴园是个极其冷酷、专横、虚伪的资本家的典型形象。他采取各种卑鄙手段残酷剥削和镇压工人;欺骗玩弄女佣鲁侍萍,在她生了周萍三天以后又抛弃了她,并在家人面前伪装怀念,把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对待其妻繁漪则用封建教条严加束缚,在精神上加以折磨。繁漪是个热情而敢于反抗的女性,她渴望自由和幸福,不顾乱伦的罪名而与周萍私通,当发现受骗后就采取一系列报复行动,揭露周氏父子的丑行。鲁侍萍善良、温柔,年轻时上当受骗后又嫁了个刁奴恶仆式的丈夫鲁贵,晚年更目睹爱女四凤陷入兄妹乱伦关系,一生忍辱负重,命运十分悲苦,两家复杂的矛盾与感情纠葛,终于在悲剧性的结局中得到解决: 四凤、周冲触电身亡,周萍举枪自杀,繁漪绝望而发疯。作者对被损害、被侮辱者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深刻揭露了带有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及其道德的沦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作品结构严谨精巧,矛盾冲突紧张激烈,人物形象个性化,对话简洁含蓄、动作性强。该剧于1936年出版,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 生死场   日出 ☛

雷雨

《雷雨》

中国话剧作品。作者曹禺。1935年4月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好会在东京首演。同年8月天津孤松剧团在国内首演。剧本发表于1934年《文学季刊》7月第1卷第3期。1957年6月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80年6月出版第2版。故事写某矿董事长周朴园30年前遗弃了已为他生有二子的女婢侍萍,仅留长子周萍在身边,侍萍携幼子投河被救,遂嫁鲁贵,生有一女名四凤。30年后鲁贵与四凤同在周家为仆,次子鲁大海在周家矿上做工。周朴园妻繁漪与周萍有染,当发现周萍爱上四凤时,则欲辞退四凤,为此召见侍萍,于是周、鲁两家关系被揭开,周萍和四凤受刺激而双双自杀。为矿上罢工事,大海在周家受辱后愤而出走。繁漪之子周冲为救护四凤也触电而亡,最后侍萍被惊呆,繁漪从此也疯了。剧作从常见的“乱伦”关系中,发掘这场社会悲剧的时代特征,着重写了3个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女性对命运的抗争及其悲惨结局。全剧结构严谨,情节丰富,悲剧气氛浓重,是中国话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并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上演。

☚ 体验派   日出 ☛

《雷雨》lei yu

Thurderstorm→曹禺 (Cao Yu)

雷雨

thunder storm


雷雨

thunder storm


雷雨

thunderstorm;lightning storm

雷雨

thunderstorm
~交加。The storm was accompanied by thund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