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雨中小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雨中小儿 雨中小儿亦题《刘雋》、《小儿争壶》、《鬼葫芦》。南朝宋志怪小说。刘义庆撰。原载《幽明录》。《太平广记》卷三二四、《太平御览》卷三五○皆引载。鲁迅《古小说钩沉》、郑晚晴校注《幽明录》皆辑录。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选录。这是一则儿童故事。叙写: 元嘉 (424—453) 初年,散骑常侍刘雋(同㑺), 家住丹阳,后尝闲居,而遇天下暴雨,见门前有三小儿,皆约六、七岁,相互追逐而游戏,但身上并不沾雨水。刘雋怀疑他们是鬼魅。一会儿,又见他们共争一瓢葫芦。刘乃以弹子打击,正打中葫芦,三小儿忽然不见。刘雋得葫芦,挂于阁边。次日,有一妇人入门,执壶而泣。刘雋问之,她对曰:“此葫芦是我儿之物。不知为何在此?”刘雋说明实情,妇人取过葫芦就把它埋在其亡儿墓前。过了一日,刘雋又见先前小儿持葫芦来到门侧,举出葫芦,笑语刘曰:“阿侬(我)已复得壶(葫芦)矣!”言终而隐去。作品通过雨中鬼小儿玩壶故事描写,曲折地反映了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作品虚设“骤雨中小儿争壶子”的幻诡情节,生动自然,活泼有味,摇曳多姿,给人以较强的审美感受。三小儿形象确实可爱,其行为诡异,显为鬼魅所化,但读后并不觉其为鬼,其举止动作,声口性情,全是顽皮儿童式的,刻画宛然,栩栩如生。是六朝少儿故事的佳品。 ☚ 永初嫁女 刘雋 ☛ 雨中小儿 雨中小儿中国古代神话。《太平广记》卷三二四引《幽明录》:‘元嘉初,散骑常侍刘隽家在丹阳。后尝闲居,而天大骤雨,见门前有三小儿,皆可六七岁,相牵狡狯,而并不沾濡,隽疑非人。俄见共争一匏壶子,隽引弹弹之,正中壶,霍然不见,隽得壶,因挂阁边。“明日,有一妇人入门,执壶而泣。隽问之,对曰:‘此是吾儿物,不知何由在此?’隽具语所以。妇持壶埋儿墓前。间一日,又见向小儿持来门侧.,举之笑语隽曰: ‘阿侬已复得壶矣!’言终而隐。” ☚ 范式张劭 奇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