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雍城小型墓葬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雍城小型墓葬区位于雍城南郊,秦公陵区以北。墓葬区以八旗屯为中心,东至高庄,南至黄家庄,西至南指挥西村,北至雍水北岸的邓家崖。1976年以来,在此区域内先后发掘小型墓葬8批,清理墓葬174座,车马坑7座。1976年在八旗屯墓地发掘秦墓40座,车马坑4座,出土各类随葬品1100余件。1977年在高庄墓地发掘秦墓46座,出土陶、铜、铁、金、玉、石器等1100余件。1979年10月,在高庄野狐沟清理战国秦墓2座,出土“中山王鼎”等文物引件。1979年至1980年在凤翔南指挥西村秦公23号大墓北侧,发掘秦墓42座,车马坑2座,出土随葬品188件。1981年4月,在八旗屯墓地A区,清理秦墓10座,祭祀坑1个,出土器物150余件。1983年至1984年,在八旗屯墓地C区(西沟道),清理秦墓26座,车马坑1座,出土随葬品351件。1986年,在南指挥秦公一号大墓的北侧,清理秦墓2座,出土随葬品24件。1988年,在雍水泥岸的邓家崖,清理秦墓6座,出土随葬品多件。雍城小型秦墓的形制,大致可分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和洞室墓两大类。春秋时期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圹,早期墓圹较狭窄,中期出现宽敞式。战国中期出现“平行式”、“垂直式”、“直线式”三个类型的洞室墓,战国晚期洞室墓成为主要的墓葬形式,但“平行式”和“垂直式”逐渐减少,通行“直线式”。雍城小型秦墓墓主头向大都朝西或稍偏北。葬式有直肢和屈肢两种,除59座葬式不明外,直肢者18座,屈肢者97座。随葬器物种类繁多,并随墓葬时代的变化而略有不同。随葬品的存放位置,早期多在棺椁或内外椁之间的“头箱”或“左右(南北)箱”内,有小龛的洞室墓出现后,多放在小龛中。礼器及生活用具竖穴墓多在头箱,洞室墓多在天井和壁龛中,兵器多在墓主尸体两侧或左右箱,见玉多在棺内,羊犬牺牲多在椁或二层台上。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组合及器形演变,雍城174座墓按时代可分为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秦代七个时期,按器物组合可分为青铜礼器墓、陶礼器墓、陶礼器与实用器并存墓,实用陶器墓和实用铜器墓五个类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