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花
【名称出处】:《草木便方》 【概况】: 基源 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缫丝花及其变型单瓣缫丝花的花。 原植物 缫丝花Rosa roxburghii Tratt.和单瓣缫丝花Rosa 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et Wils. 余项参见“刺梨”条。 【化学】: 附 果实中含β-谷甾醇、Euscaphic酸、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原儿茶酸、刺梨酸(2β,3α,7β,19α-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和以硬脂酸为主的脂肪酸以及以二十一烷酸为主的脂肪酸[1,2]。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6;17(11):4 [2] 药学学报 1987;22(2):121 【药性】: 性味 甘,平。 功效 止泄痢。 主治 水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草木便方》:“止泄痢:刺梨花3~9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