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流沙坠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流沙坠简》

简册考释专书。罗振玉、王国维合撰。3册。光绪末年,英国人斯坦因于我国西部边陲盗掘大量珍贵古简帛,后由法人沙畹为之考释成编。罗王从沙氏书中择取汉晋简牍、纸片、帛书588枚,编次考订成是书。上册为实物影照并附二人序言。罗序叙述成书经过,王序考辨出土地自汉迄唐的有关史实。中下册为考释正文,共分三类:(a)小学术数方技书。罗氏考释,为仓颉、急就、力牧、历谱、算术、阴阳书、占书、相马经、兽医方等内容。(b)顿戍丛残。王氏考释,为簿书、烽燧、戍役、禀给、器物、杂事等屯戌内容。(c)简牍遗文。罗氏考释,残编断简。考释体例,首述出土地及形制,再出简牍释文,最后加以考辨。下册《补遗》选录斯坦因在尼雅盗掘的晋初木简,《附录》收入日人桔瑞超在罗布淖尔盗掘的简牍及残纸,均有罗氏考释。书末还附有斯坦因纪竹图一帧,上标出土地和编号,同时还列有简册出土情况的详细统计表,以相互参照。全书考释精湛,虽有个别讹误,仍不失其重要学术价值。书中关于《仓颉》、《急就》的残句断字,与文字学关系尤为密切。有1914年罗氏宸翰楼本,1934年重刊本。

流沙坠简

有关汉晋西域简牍文书的影印考释专著。

流沙坠简

考释汉晋简牍的专著。罗振玉、王国维撰。三卷。1914年出版。1934年校正重印。据法国人沙畹书中的照片,选录*斯坦因在我国敦煌等地盗掘的简牍、纸片、帛书等,共五百八十八枚进行考释。其中大多为汉简,少数为纸片、帛书和晋代及其以后的简牍。全书由小学术数方技书;屯戍丛残;简牍遗文;补遗等部分组成。书前有罗振玉、王国维所撰序。书后有附录和烽燧图、表等。第一部分所收为《急就篇》、历谱、医方等;第二部分是对汉代屯戍、烽燧等制度的考释;第四部分则选录*斯坦因在尼雅盗掘的晋初木简; 《附录》则是日人桔瑞超在罗布淖尔盗掘的简牍及纸片, 以李柏文书而著称。以第二部分为最重要,分量也最多。本书对玉门方位的确定、西域二道之分歧以及海头、楼兰地理位置诸问题的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流沙坠简

217 流沙坠简

罗振玉、王国维合著,共3册。1914年出版,1934年校正重印。该书选录我国敦煌等地出土的简牍、纸片、帛书等580枚,有释文及考释,其中大多为汉简,分为小学术数方技书、屯戍丛残、简牍遗文3部分。全书以第二部分最为重要,收录最多,对汉代屯戍、烽燧等制度,都有较详的考释。

☚ 金石萃编   历史遗址、文物 ☛

流沙坠简

近代研究汉简著作,罗振玉、王国维撰。3册。1914年出版,1934年重印。据法国人沙畹书中照片选录斯坦因在敦煌等地盗掘简牍,帛书等588枚。有释文、考释。为近代学者研究简牍的开端。

流沙坠简

❶不分卷。法国沙畹撰。光绪末叶,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我国甘肃、新疆,得汉晋及唐简册约二千件,交予沙畹考释。于是沙畹同在巴黎的中国学者吴勤训、魏怀二人一起对此进行排比整理,选其中文字可辨识的作考释,编辑成此书。全书分为三篇:汉简、晋简、唐简。后附写真及索引勘误。
❷ 不分卷。清罗振玉、王国维撰。罗振玉见《殷墟书契》条,王国维见《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条。罗、王据沙畹书中的照片选录其中的简牍、纸片、帛书等,共五百八十八枚,分别进行考订,于民国三年 (1914年)成书,有考释和释文。书分为三类:一、小学术数方技书;二 屯戍丛残; 三、简牍遗文; 附补遗、附录及表。全书以第二部分为最重要,分量也最多,对汉代屯戍烽候等制度,都有较详的考释。第一部分所收为 《急就篇》、历谱、医方等。《补遗》则选录的是斯坦因的晋初木简,《附录》则为日本人橘瑞超在罗布淖尔(罗布泊)盗掘的简牍及纸片。此书比起沙畹的原释,考订的更精细。

流沙坠简

《流沙坠简》

有关汉晋西域简牍文书的影印考释专著。本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在罗布泊、尼雅、玉门关等地发现了大量汉晋木简、缣纸文书。法国学者沙畹将这些木简、缣素文书的照片寄给寓居日本的罗振玉和王国维,二人加以分类考释后,于1914年结集出版。此书是我国学者研究汉晋木简和缣纸文书的开山之作。玉门、海头、楼兰、尼雅的汉晋文书都用汉文写成,都是屯戍西域的将士及其家属的遗物,可以研究汉族迁居罗布泊周围的历史。

☚ 西域水道记   吐鲁番出土文书 ☛

流沙坠简

指20世纪初在中国西北部沙漠地区发现的汉代简牍。因这一地区在古代称为“弱水流沙”而得名。主要包括: ❶疏勒河流域汉简。1906至1908年,英国人斯坦因第二次往我国西南地区考察,在甘肃敦煌县北汉代边塞遗址中采获汉代简牍近千枚。著录发表了705枚,其简影和释文见法国人沙畹《斯坦因东土耳其斯坦沙漠发现的汉文文书》(1913)和王国维、罗振玉《流沙坠简》。1913至1915年,斯坦因第三次到中国西北地区考察,再次于敦煌和酒泉两地汉代边塞遗址中发现简牍二百余件,简影和释文见法国人马伯乐《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所获汉文文书》(1953)、张凤《汉晋西陲木简汇编》。1944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赴河西地区作考古调查,夏鼐等在敦煌小方盘城以东汉代边塞遗址中又获汉简四十余枚。夏鼐作考释后,连同简影一起发表在《新获之敦煌汉简》一文中(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19册)。上述汉简因大部分出于敦煌,故也被称为敦煌汉简。其中斯坦因第三次考察时于酒泉发现的百余枚汉简,又被称作酒泉汉简。
❷罗布泊汉简。1930年和1934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北岸孔雀河下游的汉代熢燧遗址中掘获汉简71枚(见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因罗布泊在汉代属西域都护管辖,又靠近古楼兰遗址,故又把这批汉简称为西域汉简或楼兰汉简。
❸居延汉简。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今甘肃额济纳河流域居延熢燧遗址中,采获汉简一万一千余枚。因出土地居延在汉代属张掖郡,故又称为张掖汉简。其释文和简影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以及劳干《居延汉简考释》。上述三批汉简内容广泛,尤以屯戍活动为主,是研究汉代边塞及当时政治、经济、军事诸问题的重要原始资料。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