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制钱制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制钱制度 中国封建时期的一种货币制度。 钱在中国流通已有二千余年、至明、清始形成较为完备的货币制度——制钱制度。其主要内容:以铜为币材,按本朝定制,由官炉所铸的圆形方孔的铜钱,称制钱。 每朝有统一的镌文,以别于前朝的旧钱和本朝的私炉钱;以重量确定币值,按个数计算;为无限法偿货币;政府垄断铸币权,禁止私铸,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广东首先开铸铜元,是代替制钱的货币单位,后沿江沿海各省奉令仿铸。 制钱制度虽未明令取消,但至此实际上已告废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