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隋唐长安城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隋唐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市区内。隋文帝开皇二年(582),令在龙首原修建新京城,开皇三年峻工,名“大兴城”。唐建国后,仍定都这里,改称“长安城”。后又进行了整修扩建。唐长安城在唐王朝统治的300年间,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唐王朝末年,长安城几经兵燹,受到严重破坏。宋天佑元年(904),宣武等四镇节度使朱全忠挟昭宗迁都洛阳,尽拆全城宫殿、官署、民房,梁木“自渭浮河而下”,使唐长安城成为废墟。据考古探测和部分发掘,唐长安城面积达84平方公里,约为今西安城的6.5倍。外郭城呈长方形,东西宽9721米,南北长8651米,城墙系板筑夯土墙,保存高度0.7~3米。宫城北墙即今西安城北部城墙的一部分,西墙与今西安城西墙在同一直线上,南墙在今西5路以南80余米处,东墙在今革命公园西边,东西宽2820余米,南北长1492余米。皇城东西宽3820余米,南北长1843余米,朱雀门、含光门、安福门等门址尚有遗存。街道大部分被现代建筑所压盖。东西街探测出第4至第13街,宽39至120米;南北街皇城以南保存较好。两市中东市呈长方形,东西宽924米,南北长1000余米,四周尚保存部分围墙基址;西市遗址位于西安城西南1公里处,呈长方形,东西宽927米,南北长1031米。两市是当时商业集中地。此外,长安城内的主要建筑如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兴庆宫及芙蓉园等,也已基本探清,有的已进行了发掘。 隋唐长安城遗址 隋唐长安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区,是隋唐两代的都城遗址。开皇二年 (582) 兴建,三年后便迁入新都宫城,隋时称大兴城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是现存西安城的7倍。唐建国后,改名为长安城,并进行扩建,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全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构成。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和中央,各坊分布在宫城、皇城的左右和皇城以南,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东西对称。外郭城又名罗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36. 7公里。外郭城每面三个城门,城门形制明德门是五门道,其余各门三门道。宫城南连皇城,北接禁苑。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8. 6公里。宫城中部为太极宫,正殿名太极殿,是皇帝的正衙; 东部为东宫,西部是掖庭宫。皇城位于宫城南,北与宫城相接,中隔横街。平面为长方形,周长9. 2公里。皇城南面三门,东西面各二门,南面正中朱雀门是正门,北对宫城的承天门,南为朱雀大街直通外郭城明德门。皇城内有东西街道七条,南北街五条。各街之间设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外郭城内有南北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其中明德门内的南北大街至朱雀街宽达150至155米。长安城被南北、东西大街划分为110个坊。佛寺和道观几乎遍布长安各坊。东西市是商业区,平面均呈长方形。4条街交叉呈井字形,将市内划分为九区,每区都四面临街,店铺临街而设。宫城南部有龙池,龙池以北为宫殿区,南为皇帝宴游的园林区。外郭城东春明门内街北有兴庆宫,玄宗常在此听政。 ☚ 阿房宫遗址 外国名胜 ☛ 隋唐长安城遗址 隋唐长安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区,是隋唐两代的都城遗址。开皇二年 (582)兴建,三年后便迁入新都宫城,隋时称大兴城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是现存西安城的7倍。唐建国后,改名为长安城,并进行扩建,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全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各坊、市构成。宫城和皇城位于外郭城北部和中央,各坊分布在宫城、皇城的左右和皇城以南,东西两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东西对称。外郭域又名罗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36.7公里。外郭城每面三个城门,城门形制明德门是五门道,其余各门三门道。宫城南连皇城,北接禁苑。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8.6公里、宫城中部为太极宫,正殿名太极殿,是皇帝的正衙;东部为东宫,西部是掖庭宫。皇城位于宫城南,北与宫城相接,中隔横街。平面为长方形,周长9.2公里。皇城南面三门,东西面各二门,南面正中朱雀门是正门,北对宫城的承天门,南为朱雀大街直通外郭城明德门。皇城内有东西街道七条,南北街五条。各街之间设中央衙署及附属机构。外郭城内有南北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其中明德门内的南北大街至朱雀街宽达150至155米。长安城被南北、东西大街划分为110个坊。佛寺和道观几乎遍布长安各坊。东西市是商业区,平面均呈长方形。4条街交叉呈井字形,将市内划分为九区,每区都四面临街,店铺临街而设。宫城南部有龙池,龙池以北为宫殿区,南为皇帝宴游的园林区。外郭城东春明门内街北有兴庆宫,玄宗常在此听政。 ☚ 阿房宫遗址 外国名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