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陶晶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陶晶孙1897—1952

江苏无锡人
作家,医学家。曾任台湾医学院教授,兼热带病医学研究所所长,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等职。著有《木犀》、《音乐会小曲》、《盲目的兄弟爱》等。
原名:陶炽
笔名:冷孤原、陶晶孙、陶藏、烹斋、晶孙、晶明馆主、晶荪
别名:陶炽孙

陶晶孙

陶晶孙
陶晶孙
李立明
阿 英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396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22页

陶晶孙

陶晶孙与“左联”
陶晶孙小传
回忆父亲
晶孙在台湾
陶晶孙与“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陶晶孙与中国现代木偶戏
陶晶孙其人及作品——“创造社”群家之一
陶瀛孙 陶乃煌
陶瀛孙 陶乃煌
陶坊资
陶易王
刘 平
丁言昭
须田祯一著 陶乃
煌译
新文学史料1990年3期
新文学史料1992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92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92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92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92年4期
新文学史料1992年4期
陶晶孙

陶晶孙1897—1952

小说家、戏剧家。原名陶炽、陶炽孙,笔名晶明馆主等。江苏无锡人。1919年入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与郭沫若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发表短篇小说《木犀》等,并开始从事戏剧、音乐创作活动。1928年与郁达夫合编月刊《大众文艺》。1930年参加“左联”。20世纪30年代后主要从事医学研究。历任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卫生学研究员、《现代医学》总编辑、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等。抗战胜利后迁居日本。著有短篇小说集《木犀》《音乐会小曲》《盲目的兄弟爱》,随笔《牛骨集》,戏剧集《傻子的治疗》,译作《间谍》(又名《密探》)以及杂著《晶孙日文集》等。有《晶孙全集》。

☚ 康白情   张道藩 ☛
陶晶孙

陶晶孙1897.12.18—1952.2.12

原名陶炽。曾用名陶炽孙。笔名有晶明馆主、晶孙等。江苏无锡人。祖父曾任太平天国文官。1906年随父母东渡日本,先后在东京锦华小学、东京府立第一中学、第一高等学校读书。1919年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时,与郭沫若共窗学医。1921年同郭沫若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23年他继续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音响生理学。不久回国从事文学活动。初期的小说、戏剧和译文,大都发表在创造社的刊物《创造季刊》、《创造月报》、《洪水》上。1926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木犀》,受到郭沫若的推崇。稍后他又出版了《音乐会小曲》(1927年)。这些作品较少描写对社会的反抗,甚至缺少个人的痛苦呻吟,偏重于艺术上的“自我”追求。1929年与夏衍等共同组建艺术剧社,这时期曾创作《摇篮歌》等戏剧作品,积极投身新兴的戏剧活动。1930年参加“左联”,曾编过《大众文艺》、《学艺》等刊物。这期间结集的短篇小说集有《盲目的兄弟爱》(1930年)、戏剧集《傻子的治疗》(1930),作品内容开始较多地触及社会现实问题。他对医学、文学、音乐、绘画、木刻等均有一定研究。三十年代后,主要从事医学工作,曾在无锡创办厚生医院,在医学院校任教,主编医学杂志。抗战时期他出版了小说集《牛骨集》(1943年)。他的作品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建国前去台湾大学医学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0年离开台湾到日本,因病滞留。曾在东京大学任教,积极从事中日友好活动,向往祖国的变革和建设。

☚ 陶明浚   黄旭 ☛

陶晶孙1897—1952

小说家,江苏无锡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受日本新浪漫主义文学影响较大。创造社成员。著有短篇小说集《音乐会小曲》、《浓雾》等。其作品多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