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壶陶制器皿。有两类:(1)楚墓中最常见的仿铜陶礼器之一。泥质,火候低。有盖,盖上有3个或4个钮足。器体较瘦高,颈呈细长形,鼓腹。典型的陶壶,肩部有对称的铺首衔环,底部加圈足或假圈足,并常有精美的彩绘。陶壶是楚墓随葬陶礼器各种组合中的水器(或酒器)。陶壶的器形、花纹变化较大,对楚文化的分期、分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陶壶的发展变化主要在其底部,即从春秋时期的内凹底无圈足,到战国早、中期的平底(或略内凹)矮圈足,再到战国晚期的圜底高圈足。(2)盛储水或酒的日用陶器。一般侈口,长颈,瘦高腹,内凹底,饰绳纹或凹弦纹。纪南城南垣水门、龙桥河西段所出为内凹底绳纹壶;陕家湾2号墓的陶壶;腹径较大,仅在腹中部饰凹弦纹。襄阳山湾9号墓的陶壶,带盖,两肩有环耳,内凹底。在遗址中曾发现过少量日用陶壶的圈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