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是中國哲學的一對范疇。其最初意義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爲陽,背日爲陰。古代思想家以一切現象都有正反兩面,即用以解釋自然界萬物的化生、天地、晝夜、男女、日月、朝夕,以及其他的自然現象和規律。賈誼《旱雲賦》:“陰陽分而不相得兮,更惟貪邪而狼戾。”班固《西都賦》:“體象乎天地,經緯乎陰陽。” 陰陽陽(阳)(5次) ❶旧说以为阴阳指自然界两种对立的物质力量,并以此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运动变化(包括人类万物的化生成长和衰退消亡)。乘清气兮御~《歌·大》 ~三合《天》 ~易位《章·涉》 ~为炭《服》 ❷运行不息的日月(喻指时光)。~不可与俪偕《辩·七》 另见〔壹陰兮壹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