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节日习俗。每年除夕,各家去溪边河畔挖来几株叶片逆水的菖蒲,扯一些乌泡叶、桃花枝,晚上将它们放进鼎罐中煨一罐水。水热后倒入盆中,全家坐下洗脚。据说,用这种水洗了脚,能防止蚊虫叮咬。洗脚顺序从长辈开头,晚辈收尾,讲究慢而仔细。苗族谚语说: “大年三十洗好脚,出门处处有着落。” 一年中遇到什么顺心事,便会归功于除夕夜洗好了脚,否则认为是没洗好脚。
除夕洗脚
苗族传统年节习俗,流行于湘西地区。苗族除夕日,白天去河边溪畔挖掘几株叶片逆水的菖蒲,摘一些乌泡叶和桃树枝,加水熬煮后用来洗脚。除夕洗脚的水要比平日多,时间比平日长,洗得格外仔细。苗族谚语: “大年三十洗好脚,出门处处有着落。” 以为三十夜脚洗得好,来年出门便会处处顺心。除夕洗脚晚辈先洗,年老者后洗。小辈洗完脚后要给长辈看。长辈照例夸奖说:“干净,干净! 来年福气一定好!” 晚辈也照例祝福长辈添福添寿,无病无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