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陕西省劳动管理状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陕西省劳动管理状况在工资分配方面,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分配制度,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四项组成。企业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分配方法,扩大了工效挂钩范围,对工效挂钩企业的职工进行正常升级,劳动部门参与企业新一轮承包方案的核定工作,制定亏损企业实行职工工资、奖金与控亏目标挂钩的浮动办法。在劳动就业方面,根据“先培训,后就业”的方针,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前培训工作,积极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兴办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一厂两制”,广开就业门路。除由国家安置的城镇退伍军人和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外,新招工人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同时抓了落实合同制工人待遇、合同内容的检查、鉴证以及劳动争议的调解、处理等工作,进行了优化劳动组合和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从1986年废除“子女顶替”和“内招”工人办法。除矿山、井下、野外勘探、森林采伐、盐业第一线工人继续实行“内招”职工子女外,新招收职工,全部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办法。对1958年、1959年参加工作、家居农村的工人按规定条件批准退养、退休和退养回农村的,可招收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在劳动保险方面,1986年,开始建立职工待业保险制度。1989年,对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1990年,开展了国营企业固定职工退休费用统筹工作,集体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统筹工作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到1991年底,全省有46个县、市实现了集体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统筹。大多数地、市的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基金由劳动服务机构管理。1991年,全省有5个地、市实现了以地、市为单位的社会统筹。在技工培训方面,加强了技工学校的建设。1991年底,全省共有技工学校155所,教职工1.39万人,在校学生6.49万人,专业工种涉及32个行业、328个工种。1978-1991年,全省技工学校培养技术工人13万多人。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和劳动保护方面,加强了教育培训和法规制度建设。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也逐步规范化、法规化。同时,积极组织劳务交流和劳务输出,1989—1991年共向省外输送劳动力及地区间交流劳务人员8.42万人。1981—1989年省水利、公路、铁路、纺织、建筑、建材、冶金等部门先后在伊拉克、美国、日本、马里、喀麦隆、阿拉伯也门、古巴、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承包工程和对外援助,随项目带有劳务输出人员。到1989年底,全省在国外的劳务人员为1303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