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陕甘宁边区政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陕甘宁边区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陕甘宁边区最高行政机关。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共中央决定,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1939年1月15日至2月4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举行大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选举林伯渠等15人为边区政府委员,林伯渠为边区政府主席,宣告边区政府正式成立。驻延安。下设秘书处和民政、财政、教育、建设等厅、保安处及高等法院、文化工作委员会等专管机关,分别由周文、刘景范、曹菊如、柳湜、高自立、周兴、雷经天和吴玉章等负责。边区政府成立后,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建立各级“三三制”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为夺取抗日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50年1月随西北区军政委员会的成立而撤销。 陕甘宁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的最高行政机关。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张国焘。1938年4月,张国焘叛逃后高自立任副主席。1939年1月后,边区政府成员由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1939年1月召开的第一届参议会上,林伯渠当选为边区政府主席,高自立、李鼎铭当选为副主席。1941年11月召开的第二届参议会上,林伯渠、李鼎铭分别当选为边区政府主席、副主席。1946年4月召开的第三届参议会上,林伯渠当选为边区政府主席(1949年2月后刘景范代理),李鼎铭、刘景范当选为副主席,杨明轩1948年2月后亦任副主席。至1950年1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陕甘宁边区政府Shanxi-GansuNingxia Border Regional Government 陕甘宁边区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1937年,陕甘革命根据地改名为陕甘宁边区,辖延安、鄜县、保安、庆阳、镇原等二十三县,首府延安。同年9月,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任主席,张国焘任副主席。下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四厅和外贸局、保安处;此外还设立陕甘宁保安司令部、边区工会、妇联、青年救国会等组织。1939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成立,并通过《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在边区政府领导下,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粉碎了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的“扫荡”和封锁,使陕甘宁边区成为模范根据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