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鸿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陈鸿逵陈鸿逵 *革命人物志第9集第143页 陈鸿逵陈鸿逵 葛起新 李德葆 中国科学技术家传略第107页 陈鸿逵1900~植物病理学家。广东省新会县人。192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生物系,留校任助教、讲师。1934年获美国依阿华农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35年初回国后,任国立浙江大学农业植物系副教授,植物病虫害系主任、教授; 1952年后任浙江农学院、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主任,先后兼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曾当选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顾问及华东分会名誉理事长、浙江昆虫植病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他在20~50年代初,从事大麦、小麦、粟、高粱、油菜、亚麻等真菌性病害研究; 1952~1976年,先后开展了油菜及水稻等作物病毒病的研究,提出了治蚜防病(油菜病毒病)的策略及措施; 参与主持华东稻麦病毒病科研协作组,查清稻矮缩病5种病原病毒的种类、症状及其虫媒与传毒规律,开展了防治研究。70年代初期,在中国首次成功地制造出水稻普矮病毒的高效价(5120倍)抗血清。70年代后期承担了《镰刀菌志》以及《浙江药用植物志》中菌类部分的编写任务,并开展镰刀菌研究。另外,在生物防治资源真菌的探索及发掘上,主持开展了稻二化螟和柑橘粉虱类以及茶树、果树蚧类害虫的若干寄生性真菌的研究。他的主要著述有《浙江镰刀菌志》及《浙江药用植物志》菌类部分;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陈鸿逵1900~植物病理学家。广东新会人。1900年6月26日生于上海。1926年金陵大学农学院毕业。1931年赴美国衣阿华农工学院深造,1934年获博士学位。1935年初回国,历任国立浙江大学农业植物系副教授、教授,兼任上海商品检验局技术顾问,为该局规划、设计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植病实验室。1949年后任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浙江昆虫植病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顾问。早年从事麦类黑粉病、高粱炭疽病和油菜霜霉病等真菌性病害研究,以后开展了油菜及水稻等作物病毒病研究,70年代后期起承担了《镰刀菌志》编写及镰刀菌研究工作以及《浙江药用植物志》中菌类编写工作。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