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若曦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陈若曦1938—;女台湾台北人 陈若曦
陈若曦 陈若曦1938—女小说家。原名陈秀美。台北人。自幼在农村长大,后在台北一中读书。1957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在校时即发表小说。1960年与白先勇等创办《现代文学》杂志。1962年大学毕业。次年赴美国麻省蒙荷立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求学,获硕士学位。1966年9月到大陆,在南京华东水利学院任英语教师。1973年去香港。次年移居加拿大。1979年赴美任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旧金山《远东时报》总编辑。她的创作题材广泛,社会意识较强,语言朴实。早期小说多写台湾农村劳动者的困苦生活,离大陆后写了不少“文化大革命”题材的小说,曾引起激烈的争论。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多写海外华人的婚姻生活和他们对祖国的情思。著有长篇小说《归》《突围》《远见》《二胡》等,中篇小说《耿尔在北京》,短篇小说集《尹县长》《老人》《城里城外》《路口》《客自故乡来》等。另有散文集《文革杂忆》。有《陈若曦中短篇小说选》。 ☚ 李魁贤 林泠 ☛ 陈若曦 陈若曦1938~当代女作家。本名陈秀美,台湾省台北县人。父为木匠,家境贫寒,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于女子中学毕业,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赴美习英美文学,并获硕士学位。1966年取道巴黎回大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73年到香港,1974年先后在加拿大和美国定居,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读中学时受琼瑶等人影响,走上了文学道路。50年代上大学期间,主要写短篇小说,作品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其中的《最后夜戏》,描写西化色情电影冲击,致使台湾人民喜欢的歌仔戏和歌仔戏名演员衰落的情形。另一篇小说《灰眼黑猫》,写农家青年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控诉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罪恶。另有《收魂》、《辛庄》、《妇人桃花》、《巴里的旅程》等类似题材的作品。70年代的创作,多以大陆的“文化大革命”为题材,写下了《尹县长》、《耿尔在北京》、《晶晶的生日》、《值夜》、《大青鱼》等小说作品,从不同侧面比较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文革中知识分子及革命干部的不幸遭遇。另一部长篇小说《归》,则正面揭示了文革后社会生活中的诸种矛盾,同时塑造了爱国留学生的典型形象。80年代的创作转向美国的华人社会,写有描写华人知识分子空虚、庸俗的《突围》、遗弃妻子的《远见》、抒发海峡两岸人民骨肉情深的《二胡》等三部长篇小说。其作内容丰富,情节单纯,结构完整,语言朴实无华。 ☚ 苏叔阳 林冷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