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秉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陈秉聪1921~中国农业机械教育家。1921年10月10日生于山东省黄县。1943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机械系,1945年7月至1948年8月留学美国,先后获航空工程师称号和伊利诺州立大学硕士学位。历任山东工学院、长春拖拉机学院教授,吉林工业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二、三届常委和第四届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委员会工学科成员,曾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长期从事拖拉机、水田行走机械,土壤车辆系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74年设计、研制成功3种水田手扶拖拉机行走机构,并已定型生产。主编《拖拉机理论》,编著《土壤—车辆系统力学》、《步行车辆理论》,与同行合著有《仿生脱土减粘机理》(英文版)等书,发表论文70多篇。 陈秉聪1921~中国农业机械著名学者、教育家,拖拉机专业学科的奠基人之一。1921年10月生于山东省黄县。1943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1947年毕业于美国空军机械学院。1949年参与筹建山东工学院,并任该院副教授、自动车系副主任。1954年参与筹建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1958年改名吉林工业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汽车拖拉机系和农机系副主任、主任及副校长等职务。他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吉林省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是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之一;曾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陈秉聪自50年代初开始从事水田拖拉机行走装置的研究,在中国首先提出土壤—车辆系统力学、相似理论及模型试验在农机上的应用;首次提出水田半步行轮的新概念,并研制了水田半步行轮,获机械工业部及吉林省科学大会奖;并在水田半步行轮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志共同改进成机械式步行轮,获1987年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牌奖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陈秉聪研制的挖土铲清土装置获1989年长春市第三届发明与革新三等奖。他多次赴美、日、英、德国、南斯拉夫、朝鲜等国访问和考察,对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多次提出重要建议。 陈秉聪著有《拖拉机理论》、《土壤—车辆系统力学》、《步行车辆理论》等著作,发表有关拖拉机和农业机械化方面的论文100余篇。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为培养拖拉机专业人材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作出了贡献。 陈秉聪1921~农业机械教育家。1921年10月生于山东省黄县。1943年西北工学院毕业。获美国航空工程师职称。历任山东工学院、长春拖拉机学院教授,吉林工业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吉林省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拖拉机、水田行走机械、土壤-车辆系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论文30多篇,并设计成3种水田手扶拖拉机行走机构。著有《土壤-车辆系统力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