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炜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炜谟1903—1955

四川泸县人
曾任四川大学外文系、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等职。著有《陈炜谟论文选集》等。
字:叔华
笔名:有熊、陈佛读、陈叔华、叔华、容舟、斯华士、熊昕

陈炜谟

悼念陈炜谟先生
陈炜谟
林如稷
阿 英
西南文艺1955年47期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20页

陈炜谟

诚实坚韧的作家陈炜谟
陈炜谟(1903—1955)
刘传辉
京 声 溪 泉
新文学史料1986年3期
新中国名人录第35页
陈炜谟

陈炜谟1903—1955

小说家。四川泸县人。1921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五四时期开始创作活动。1925年参与组建沉钟社。1930年后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又加病魔缠身,较少写作。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信号》《炉边》,其中《狼筅将军》为其代表作。译作有俄国梭罗古卜的中篇小说《古屋》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四川大学外文系、中文系主任。有《陈炜谟论文选集》。

☚ 顾仲彝   胡也频 ☛
陈炜谟

陈炜谟1903.10.16—1955.9.30

字叔华。笔名有熊昕、斯华年等。四川泸县人。出生于封建的书香门第,自幼天资聪慧。初入泸县高等小学。1916年考入泸县县立中学。五四运动时在泸县中学初次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预科,在北平他更多地阅读新文化运动的书刊和新文学作品,并结识了林如稷等同学。1922年他和后来转学到上海的林如稷等,联络京沪两地文学青年成立浅草社,创办《浅草》杂志。他最早的一些短篇小说,如《烽火瞭睙》、《狼笼将军》等,反映军阀统治下四川社会的黑暗,后在《浅草》上发表。1925年浅草社中心移至北平,另成立沉钟社,主要成员基本未变。沉钟社的活动受到鲁迅的支持,并得其较高的评价。这时期他的思想逐渐地趋于激进。《信号》(1926年)和《炉边》(1927年)两个短篇小说集,主要取材于知识分子生活和青年男女的爱情,含有较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间或流露出孤寂情调;其中如《夜》、《旧时代中的几幅新画像》等,深刻地揭露了四川农村里的黑暗和愚昧。鲁迅在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选录了他的四篇小说,为选集中选录作品最多的三个作家之一。1927年他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哈尔滨第一中学、中法大学、孔德学院等处任教,创作数量明显减少。1930年因病返回泸县,曾在家乡多所学校任教,并从事文学活动,扶植文学青年。1933年后到重庆大学外文系任教,课余从事小说和散文写作,结集有短篇小说集《古屋》(1936年)。抗战时期,先后在重庆和泸县等地任教,担任“文协”成都分会理事,其间写有长篇小说《乱离曲》,未正式出版。抗战胜利后,继续在四川大学等处任教,曾写过一些散文随笔,以及长篇小说《爱·悔·恨》(未发表)。建国后,仍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课余主要从事文艺评论著述。他一生还有翻译作品多种。

☚ 陈明中   陈荒煤 ☛

陈炜谟1903~1955

作家,教授。字叔华,笔名熊、熊昕、斯华年等,泸县人。1921年秋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预科,次年参加发起成立文学团体 “浅草社”、“沉钟社”,为 《浅草》 季刊主要作者和主编之一。1927年始在京津及哈尔滨、四川等地中学、师范学校任教,继在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同时兼课于华西大学、成华大学,为副教授、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川大学外文系主任、中文系主任,川西文联、四川省文联常委。主要论著编为《陈炜谟论文选集》,译著有《当代英雄》、《在世界上》、《我的大学时代》等。

陈炜谟1903—1955

小说家。四川泸县人。1923年参加浅草社,1925年同林如稷等人发起组织沉钟社。有短篇小说集《信号》、《炉边》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