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涌1919—

广东南海人
中共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60年后任教于兰州艺术学院。为中国文联委员、作协理事。著有《文学评论集·评论二集》。
原名:杨熹中
笔名:陈涌

陈涌

一个党员理论家的高贵品格——记文艺理论家
陈涌
赵铁信文论报1987年11月21日
一个在文艺思想上迂回行进的评论家陈涌
文艺理论家陈涌文艺理论文集《在新时期面前》
出版
陈自仁
中国人物年鉴编委
会编
当代文艺思潮1982年3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5)第254页
文坛百家:《“五四”文化革命的再评价》作者陈
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303页
陈涌

陈涌1919—

文艺评论家。原名杨熹中,又名杨思仲。广东南海人。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转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后留校从事文艺理论研究。1944年起先后任延安《解放日报》记者、副主编,“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职于《人民日报》《文艺报》和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60年调至兰州艺术学院、西北师院任教。曾任中国作协理事、国务院政策研究室顾问、《文艺理论与批评》主编、《文艺报》主编。著有《文学评论集》《文学评论二集》《鲁迅论》等。

☚ 冯牧   赵戎 ☛
陈涌

陈涌1919—Chen Yong

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广东省南海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军政大学和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钻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过记者、报刊编辑和副主编,同时开始文艺理论批评工作,尤其对解放区作家作品的评论研究很有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从事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的研究工作。50年代,其文艺批评有较大的影响,1956年先后出版了《文学评论集》和《文学评论二集》。1956年以后的文章,因他被错划为右派,未能结集出版。“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继续从事鲁迅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并发表过有关文学评论文章。
陈涌的文艺评论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努力宣传和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及时批评文艺界出现的错误观点和不良倾向。在《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一文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艺术即政治”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批判,反对了“左”的教条主义,捍卫了无产阶级文艺的党性原则。在80年代,又继续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而奋斗,具有代表性的《文艺学方法论问题》一文,就是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文艺界的一种有代表性的思潮进行了批评。另一特点,就是既从作家的创作道路的高度去评论作品,又善于分析作品独具的艺术特征,有助于读者了解作家和作品的全貌,具体地认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刘白羽近年的小说》、《文学创作的新收获》等文,都表现出这个特点。在鲁迅研究方面自觉地把鲁迅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的轨道,有重大开拓。对鲁迅的思想演变,鲁迅在中国革命文学中的地位和历史作用的论述,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是一篇有影响的论文。

☚ 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   巴人 ☛
000193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