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少白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陈少白1869—1934广东新会人 陈少白1869—1934民主革命者。名闻韶,号夔石,广东新会人。幼在家课读经书。光绪十四年(1888年)入广州格致书院,1890年入香港雅丽士医院附设西医书院,与孙中山同学,结为盟兄弟,为“四大寇”之一,常密谈反清革命。1895年,在香港与孙中山成立兴中会,曾参与乙未广州起义, 事败赴日本、台湾等地。1899年,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任社长、总编辑,积极宣传革命,与保皇会的《商报》论战,使此报成为中国最早革命报纸。同时又联络会党,加入三合会,被封为白扇(军师),并联合兴中会、三合会为兴汉会,举孙中山为总会长。1900年参与策动惠州起义。1905年任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广泛参加各种爱国、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任广东都督府外交司长、粤船公司总经理。1921年任广州非常大总统府顾问。不久辞职回乡,任新会县民团保甲局局长、第四区长。晚年注重家乡建设,开马路、禁烟赌、建市场及乡公所、捐建乡校等。著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别录》等。 陈少白
陈少白 陈少白1869—1934近代著名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原名闻韶,号夔石,笔名黄溪、天羽、无咎,广东新会人。孙中山香港求学时的密友,兴中会主要成员。广州起义后流亡日本,剪辫易服,取日名服部次郎,办理兴中会分会事务。有较好的国学根底,擅长文学、书画,有“才子”之称。兴中会早期文告,多出自他的手笔。1899年开始筹办《中国日报》,1900年创刊后任社长兼总编,举凡编辑撰稿和经营管理,事必躬亲,发表了大量评论、诗词、戏文、漫画,宣传反清民主革命。思想敏捷,能言善辩,但度量偏狭,往往不易与人共事。在办报同时,还负责领导西南各省的革命活动,联络会党,发动武装起义。积极参与港粤地区的社会活动,主办戏剧社,以编演新戏的形式宣传反满。1906年《中国日报》社改组,辞去社长职务。之后,热衷经营企业。1911年广州光复后曾任广东都督府外交司长,1921年曾任孙中山总统府顾问,1934年病逝于北平。著有《兴中会革命史要》等。 ☚ 努力周刊 陈天华 ☛ 陈少白1869—1934近代民主革命家。原名闻韶,号夔石。广东新会人。曾入广州格致书院,与孙中山结交。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参加兴中会,组织广州起义未成,流亡日本。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香港主编《中国日报》,与保皇会的《商报》论战,协助孙中山发动庚子惠州(今惠阳)起义。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任香港同盟会长。1911年,广州光复后,在胡汉民都督府任外交司长,不久辞职,组织奥航公司 。1921年,曾一度任孙中山总统府顾问。著有《兴中会革命史要》 、《兴中会革命史别录》。 陈少白1869—1934原名闻韶,号夔石。近代广东新会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入广州格致书院,后与孙中山结交。二十一年与孙中山、杨衢云等在香港成立兴中会,筹划广州起义,未成,流亡日本。二十五年在香港主编《中国日报》,与保皇会的《商报》论战。曾协助孙中山发动惠州起义。三十一年香港同盟会成立,被推为会长。宣统三年(1911)广州光复后,任广东都督府外交司长,不久辞职,组织粤航公司,谋收回航权。1921年,曾一度任孙中山总统府顾问。晚年致力于家乡建设。著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别录》等。 陈少白 陈少白原名闻韶,广东新会人,1869年生。先后毕业于广州格致书院、香港雅香士医务学校。1895年加入兴中会,并参与香港总会组织之广州第一次起义,未成,流亡日本。1897年8月赴台湾,设立台北兴中会分会。1900年在香港主编《中国日报》,协助孙中山发动惠州起义。1905年任香港中国同盟会会长。1911年广东光复,任广州都督府外交司司长,不久辞职,组织广东航运公司,谋收回航权。民国成立以后,不再从事政治活动。晚年吟诗作字。1921年任孙中山总统府顾问。1930年任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党部革命债务委员会委员。1934年12月23日在北平逝世。著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别录》 等。 ☚ 陈天华 陈中孚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