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学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学昭1906—1991;女

浙江海宁人
中共党员。著名作家、翻译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作协理事,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等职。著有《倦旅》、《寸草心》,译有《阿细雅》、《伏德昂》等。
原名:陈淑英
笔名:陈学昭、式微、玖、陈芳尘、学昭、重余、野蕖、绿藻、惠
别名:陈淑章
外号:阿尼斯·陈

陈学昭

天涯归客
浮沉杂忆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陈学昭研究专集
陈学昭
陈学昭
丁茂远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314页
花城出版社1981年3月版169页
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12月版412页

文学生涯六十年——记女作家陈学昭
回忆录(1—5)
二十年代的新女性——女作家陈学昭琐记
不倦的旅人——记二、三十年代的陈学昭
岑萍
陈学昭
黄伟经
李杨
杭州日报1984年1月1日
新文学史料1979年2期—1980年2期
大地1981年6期
百花洲1982年5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
料·陈学昭研究专集第33页
陈学昭
著名女作家、文学博士——陈学昭
陈学昭
陈学昭
简历
陈学昭
陈学昭的简历和主要著作
国成等
陆寿钧
李立明
贺玉波
陈学昭
阿英
西湖1982年7期
妇女1983年5期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359页
中国现代女作家第189页
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上)第415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第220页
作家的童年(15)第1页
我和《新女性》
鲁迅与陈学昭
陈学昭
马蹄疾
我与开明第11页
鲁迅与浙江作家第125页

陈学昭

难忘的岁月
天涯归客:陈学昭
陈学昭和《海天寸心》
著名作家陈学昭逝世
陈学昭
钟桂松
丹 晨
花城出版社1983年8月版331页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83页
光明日报1982年1月18日
光明日报1991年10月20日
两年的编辑生活
从西柏坡到杭州——《回忆录》片断(下)
中国当代女作家三十七人自述:陈学昭
陈学昭
陈学昭
战地增刊1979年5期
东海1980年5期
当代文学1981年1期
陈学昭的创作道路
她仍在西子湖畔耕耘——访当代著名女作家陈
学昭
毛 策
邱 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3期
中国建设1988年5期
陈学昭书简——致黄伟经 新文学史料1992年3期
民国人物小传:陈学昭
现代著名作家陈学昭在杭州逝世
从事写作、记者、编辑的日子
我怎样开始写作
我早期的读书与写作
从1919年到1927年5月出国
刘绍唐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陈学昭
陈学昭
陈学昭
陈学昭
*传记文学1992年61卷4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2)第259页
中国女记者第34页
难忘的岁月第82页
难忘的岁月第177页
难忘的岁月第214页
陈学昭

陈学昭1906—1991

女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淑英。浙江海宁人。早年在上海爱国女校读书,并开始发表散文和诗。1925年出版散文集《倦旅》。1926年与人创办《新女性》杂志。1927年5月赴法国,兼任天津《大公报》驻欧记者。193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回国。1938年赴延安,任《解放日报》编辑,出版散文集《陕北访问记》。1946年任《东北日报》编辑,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1979年出版该书续集),是她的代表作。早期作品多抒写对人生的厌倦和对未来的追求,体现了五四后青年知识分子寻找真理的某些侧面。散文集还有《烟霞伴侣》《如梦》《忆巴黎》《败絮集》等,短篇小说集有《待婚者》《新柜中缘》,长篇小说有《南风的梦》。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作协理事、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等职。著有长篇小说《春茶》,短篇小说集《土地》,散文集《难忘的年月》《蔓草拾零》《心声散曲》和三本文学回忆录《天涯归客》《浮沉杂忆》《如水年华》等。另有译作屠格涅夫中篇小说《阿细雅》、巴尔扎克剧本《伏德昂》和《列宁与文学及其他》等多种。有散文自选集《海天寸心》。

☚ 蒯斯曛   石凌鹤 ☛
陈学昭

陈学昭女;1906.4.17—

原名陈淑章,笔名野渠、式微、惠玖等。浙江海宁人。1923年上海爱国女学文科毕业后,曾在安徽、浙江的师范学校任教,参加浅草社,在《时报》、《时事新报》、《浅草旬刊》上发表文章。1927年5月赴法留学,任天津《大公报》驻欧特派记者,1931年任《生活周报》特约撰稿人,1934年获得法国克莱蒙文科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5年2月回国,1938年8月去延安,曾任延安《解放日报》第四版编辑、中央党校四部文化教员,1945年秋任《东北日报》四版主编。建国后曾多次到工厂、农村体验生活,历任浙江大学党支部书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理事、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等职。陈学昭从二十年代起写过不少散文,结集出版的有《倦旅》(1925年)、《寸草心》(1927年)、《烟霞伴侣》(1928年)、《如梦》(1929年)、《忆巴黎》(1929年)、《时代妇女》(1932年)、《败絮集》(1933年)、《延安访问记》(1939年)、《漫走解放区》(1949年)等。早期的散文在描摹山光水色的同时,还抒发出一种厌倦和诅咒人生的思绪,但在哀愁和凄凉的情调中又多少显示了对未来的追求和探索,文字清新委婉,疏朗俊秀,写景活泼和富于感情色彩。如《春》精致地描写了春临大地时的“形态”,山花、飞鸟、游人和琴声,都沉浸在春天的气息中,作者甚至想撕破窗纸,飞上青天。《山里》写黎明时薄薄的红云“似乎还带着未尽的睡意,懒懒地躺着”,红日却“揉着眼,跳跃着,活泼泼地出来”,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时代妇女》和《败絮集》着重探讨妇女问题。《延安访问记》记录了边区的新生活。《漫走解放区》记述了从延安到东北一路上的经历见闻。文笔渐趋朴素隽永,写景叙事含有诗意,还穿插着娓娓的议论。陈学昭还有小说《南方的梦》、《工作着是美丽的》等,诗集《纪念的日子》等。

☚ 陈炅犀   陈独秀 ☛
000095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9: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