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政策
亦称“利息率政策”。 通过调节利息率来间接调节通货的一种金融政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抑制本国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防止本国资本外流,吸引外资,或为了使汇率作有利于本币的变动,往往采取提高利率的高利率政策。 反之,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则实行低利率政策。 西方国家的利息政策与中央银行的贴现政策有著紧密的联系。 中央银行利率的提高或降低,最终导致市场利率的上升或下降。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为加强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各专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要按一定的比例存入人民银行;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放松和收缩银根的需要,人民银行有权随时调整比例。为了充分发挥信贷利率的杠杆作用,以调节各部门、各行业的信贷资金占用量,从而调节经济比例关系,对于国家鼓励生产经营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平均利润率低的行业,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或实行优惠利率;其他则适当提高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