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去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去病1874—1933

江苏吴江人
国盟会员。清末明初革命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曾任江苏博物馆馆长,江苏省通志馆编纂委员,东南大学教授等职。著有《松林诗文集》、《正气集》、《诗学纲要》等。
原名:陈佩忍
乳名:陈庆林、陈庆麟
字:百如、佩忍、巢南(一说为号)
别字:伯儒、汲楼、拜汲、柏儒、病倩
号:伋倩、伋瘘、汲清、垂虹亭长
晚号:勤补老人
自署:弃疾子
笔名:大哀、天放、无名、东阳令史子孙、老纳、老衲、有妫血胤、伯雷、陈季子、法忍、拜波、南史氏、垂虹、病倩、病禅、巢南子、醒狮
别名:虹亭长、垂虹庭长、巢南
浑名:陈矮子
影射名:陈佩韦

陈去病

陈去病先生年谱
陈去病先生年谱
陈去病的《五石脂》
辛亥革命前的吴江三诗人
金荃
金世德
范烟桥
范烟桥
近代青浦金氏铅印本
民国铅印本
江海学刊1961年7期
江海学刊1961年9期,中国近代文学论文
集诗文卷第649页
辛亥革命时期的陈去病
陈去病(1874—1933)
陈去病
杨天石
关国煊
王学庄
近代史研究1984年3期
*传记文学1985年46卷3期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3辑第
134页
炎黄种族皆兄弟 华夏兴亡在匹夫——南社发
起人革命诗人陈去病
宝成关中国近代爱国者百人传第409页
新闻界名人介绍:陈去病(1874—1933)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风云人物之一陈去病先生
 中国新闻年鉴(1983)第574页
吴江人物志(1874—1945)第20页
纪念我的父亲陈去病
陈去病(1874—1933)
陈去病
蚬江陈氏家谱
垂虹亭长传
南社社友事略:陈巢南
陈去病(1874—1933)
陈达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
杨天石 刘彦成
陈去病
陈去病
郑逸梅
杨天石
吴江人物志(1874—1945)第33页
近代诗选第425页
南社第73页
南社丛选第4册卷八第2页
南社丛选第4册卷八第14页
南社丛谈第179页
清代人物传稿(下)第247页

陈去病

陈去病 郑逸梅 人民日报1986年3月3日

陈去病(1874—1933)

晚清民国吴江(今江苏苏州)同里人,祖籍兰溪(今属浙江),生于苏州。原名庆林,字伯儒,更字佩忍,一字病倩,号巢南、垂虹亭长、勤补老人等,笔名季子、醒狮、大哀、南史氏等。诸福坤弟子。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诸生。曾与金松岑一起在家乡组织雪耻学会,授读退思草堂。二十八年在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后与金松岑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同里支部。次年赴日本游学,组织吴江同乡游学会,加入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并在《苏报》《江苏》发表诗文,鼓吹反清革命,后任教于上海爱国女学。三十年在周庄创办东江学堂,任上海《警钟日报》主笔,与汪笑侬创办近代中国最早的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丛报》,并任主编,提倡戏剧改良,并加入光复会。次年任教于苏州苏苏女学、镇江承志中学堂。三十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在安徽府中学堂参与黄宾虹组织的黄社。次年到上海主持国学保存社,编辑《国粹学报》,与吴梅等组织神交社。三十四年在绍兴府中学堂组织匡社,南下汕头任《中华新报》编辑。宣统元年(1909 年)与契交柳亚子等发起创办南社,当选《南社丛选》编辑员。次年到杭州任教于浙江高等学堂,参与筹组越社。三年返乡创办《苏苏报》,苏州光复后与张默君创办《大汉报》,力主北伐。1912 年任绍兴越社《越铎日报》、杭州《平民日报》总编辑。次年参加“二次革命”,曾任南京黄兴讨袁军总司令部秘书,失败后避居张家口,接办上海竞雄女学。1916年密谋反袁称帝,出任浙江都督府秘书,随孙中山游浙,复游晋、蒙。次年纂修县志,谋举兵宁波响应护法运动。1918 年复随孙中山在广州护法,曾任非常国会秘书长、国会参议院秘书长。1920 年任教于浙江法政学校。1922 年在韶关随孙中山北伐,任大本营前敌宣传主任,陈炯明叛变后任南京东南大学讲师。次年参加新南社,与柳亚子等结岁寒社。1924 年任中国国民党江苏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与柳亚子在上海发起成立江苏民治建设会,被聘为清宫古物委员。次年任孙中山葬事筹备会委员,出任上海持志大学国学教授并兼任校董,1926 年在上海西山会议派非法召开的“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中央监察委员。次年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临时监察委员、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1929 年任江苏通志馆编纂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革命博物馆主任兼《江苏革命博物馆月刊》主编。次年兼任持志大学国文系主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委员,内政部参事及考试院考选委员会专门委员,为中国科学社文艺股社员。1932 年辞去各职。1933年在苏州报恩寺参禅受戒,卒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公葬于虎丘。工书。能作戏剧,诗尊唐音,反对同光体。文宗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能骈文。长于传记文学,致力于收集明末清初志士著作与手迹。曾辑编《松陵文集》《笠泽词征》《清秘史》《陆沉丛书》等,编纂《蚬江陈氏家谱》《孙中山先生世系表》。著述辑入《陈去病全集》。

1

(词)清·陈去病

黄花韵长(用漱玉词意。)。榴花蕊香(用东坡本事。)。

花花叶叶相当。傲王郎赵郎。

画图满床。钗鬟两行。

烟波去去微茫。胜鸳鸯一双。


1

(词)清·陈去病

好个潇湘妃子影,风风雅雅宜人。

袜罗不染一些尘。

似怀瑶瑟怨,倾倒盏台银。

漫说江皋曾解佩,三生要有前因。

微波欲动暗生春。

春情流不住,缭绕楚腰身。


11

(词)清·陈去病

薄薄罗衾裹梦单。

秋深怎奈五更寒。

不堪晓月又团栾。

藕断丝连萦病骨,香残粉褪息余欢。

一番肠断唱孤鸾。

(词)清·陈去病

秋冷衾寒眼泪多。

文圆此日病如何。

若闻遥夜怨湘娥。

恨海几曾填木石,爱河蓦地起风波。

声声行不得哥哥。

(词)清·陈去病

月白风清几度秋。

思量曾得似今不。

隔河牛女为增愁。

十幅蛮笺寻旧约,数声柔橹讶中流。

不堪邻笛唱凉州。

(词)清·陈去病

瘦影凌波绝可怜。

个侬原作太湖边。

梅花点点拥婵娟。

一舸鸱夷曾许隐,半椽茅屋合参禅。

两崦深处称(仄)神仙。

(词)清·陈去病

雨润樱桃湿几枝。

含情脉脉费猜思。

春愁无限似蛾眉。

爱护直教遮锦帐,飘摇谁与弄晴晖。

不胜红瘦绿肥时。

(词)清·陈去病

日薄西风暮霭横。

重帘低亸碧波生。

乍翻还落不能平。

万事不如潮有信,千愁难慰梦无凭。

镜花水月直销停。

(词)清·陈去病

昨梦漫游塞外,见土田肥沃颇宜耕植,欣然有屯垦之志。未几峰回路转,徐度溪桥,则微茫万顷,宛然身在水云乡矣。枕上偶得二阕,推衾写之

塞草青青塞柳妍。

壮怀犹自说开边。

桑芽初绿好屯田。

小小渔村逢野店,疏疏帘桁飏茶烟。

具区缥缈远连天⑴。

(词)清·陈去病

侧侧轻寒剪剪愁。

殢人天气又中秋。

扣舷惆怅月当头。

一缕幽情如篆绕,两行清泪似泉流。

伊人何处认扁舟。

(词)清·陈去病

雁杳鱼沈讯问稀。

征人天末独悲思。

可怜靳寄一寒衣。

脱辐岂宜占易象,分钗忍肯谱新词。

薄情还算是蛾眉。

(词)清·陈去病

鲽鲽鹣鹣总合宜。

不应抛撇任天涯。

拒人千里太差池。

纵汝铁鞋双蹴损,觅来谁复似侬痴。

怎生回盼故迟迟。

(词)清·陈去病

一盎琼瑶贮古春。

亭亭疑是洛波神。

不堪明月老黄昏。

青鬓几曾簪蓓蕾,白头唯与共精魂。

古欢新恨莫言恩。


1

(词)清·陈去病

短艇轻桡随处舣。

又到中丞香火地。

神鸦社鼓不成声,哀欲死。

无生气。

入门撮土为公祭。

痛饮黄龙今已矣。

亮节孤忠空赉志。

满园花木又飘零,余碧水。

向东逝(祠在绿水湾。)盈盈酷似伤心泪。


1

(词)清·陈去病

人衰代谢。卞董风流今莫话。

欲听琵琶。除却儿家更那家。

红楼曾记。有个惺惺娇欲死。

图画亲描。说到魂消意也消。


1

(词)清·陈去病

丹黄满目香盈袖,正好是秋天。

芗林燕后,栴林供罢,尽许参禅。

当时曾盼,一枝折取,十缶传宣。

而今只向,小山招隐,橘录旁笺。


6

(词)清·陈去病

菱塘一片波如镜。依稀认取蹲鸱影。

青草白莲间。春锄意态闲。

水苹遮不尽。一足拳来稳。

寂寞顶丝垂。窥鱼鱼可知。

(词)清·陈去病

红窗日暖琉璃碧。伶俜约略呼之出。

罗袜黦香尘。微波一盎春。

鹅黄浓染额。腮粉春葱托。

最怕是寒盟。冰纹石上生。

(词)清·陈去病

金猊香褪银灯绿。提鞋悄地来掀幕。

只道夜风生。原来却是卿。

卿情真似蜜。侬奈慵无力。

要剩抱香眠。尽卿恣意怜。

(词)清·陈去病

骄阳时节花如火。猩红一树裙儿妒。

莫说柳三多。多男算是他。

并刀和露剖。粒粒相思豆。

端的费相思。问伊知不知。

(词)清·陈去病

安期已服如瓜枣。麻姑未见舒长爪。

钩弋拟前身。鬖鬖绿鬓匀。

青瓷宜供养。配以仙人掌。

才尽笑江郎。文章妙吉祥。

(词)清·陈去病

名园幽寂宜春画。相携几度衔杯酒。

四顾绿阴浓。可人满座中。

兰亭非昔比。复社差可拟。

吟兴尽阑珊。斯盟何可寒。


3

(词)清·陈去病

沈沈帘幕。

午梦人初觉。

一剑铓寒花影簇。

知有翠眉飞绿。

悲歌莫认渐离。

硫寮竹屋依稀。

独我飘零长铗,何年去逐鸱夷。

(词)清·陈去病

登峰造极。

双手扪天碧。

匹练吴门乡路隔。

惟有白云低拂。

松涛耳畔泠泠。

当年翠辇曾停。

浩荡神州何际,齐烟九点青青。

(词)清·陈去病

琅琊碣石。

底处寻残刻。

只有惠山泉咫尺。

认取唐贤遗迹。

一拳奚啻玲珑。

佑微栗里高风。

漫道书狂似虎,还疑树老犹龙(使李聃事。)。


2

(词)清·陈去病

拥髻填词,凭肩玩月,当时几许欢娱。

底恁匆匆,留伊不住何如。

翩鸿一瞥灵氛邈,剩孤怀、渺渺愁予。

影模糊。

雁杳鱼沈,没寄封书。

蓦然锦字传来快,讵看犹未了,泪已涟洳。

道受新凉,恹恹人忒慵疏。

秋风从古称多厉,怎禁他、辛苦程途。

病曾无。

碎矣侬心,梦也惊呼。

(词)清·陈去病

笔格横珊,镜奁嵌玉,南州高士人家。

有个俜伶,小名记取苹花。

比肩嫁得元龙婿,逞豪情、湖海堪夸。

好年华。

翡翠兰苕,壁合无瑕。

徐陈本有苔岑契,况楼高百尺,奇气冲霞。

玳瑁梁间,双栖海燕周遮。

略谈风月供消遣,尽凭阑、看遍山茶。

只堪嗟。

福慧修成,之子天涯。


1

(词)清·陈去病

月殿云廊锁碧流。

满村风景足清幽。

犹听一声歌白苎,女儿喉。

胡马嘶风常恋阙,灵狐枕首不忘丘。

怎奈五湖人不返,两边愁。


1

(词)清·陈去病

澹粉轻烟春欲暮。一棹横塘飞渡。

准备西山去。朝来卖得时鲜果。

好事多磨天忽雨。毕竟彼苍心妒。

妒了郎心苦。妒侬更妒西山路。

陈去病

陈去病1874—1933

诗人。原名庆林,字佩忍,号病倩。江苏吴江人。早年在家乡组织雪耻学会,鼓吹维新运动。1903年赴日留学,加入拒俄义勇队。次年在上海任《警钟报》主笔,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戏剧改良。1908年参加同盟会,为纪念黄宗羲在安徽组织黄社。同年在绍兴府中学堂组织匡社,后为纪念秋瑾又在杭州组织秋社。次年与柳亚子、高旭等组织南社。辛亥革命后创办《大汉报》,又在绍兴主编《越铎日报》。1922年任中山北伐大本营前敌宣传主任。后历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等职。他的诗多借历史题材宣传反清革命,富有民族爱国思想。著有《浩歌堂诗抄》。

☚ 王钟声   成兆才 ☛
陈去病

陈去病1874—1933

原名庆林,字巢南,一字佩忍,别字病倩,号垂虹亭长,别署季子、南史氏、有妫血胤等。江苏吴江人。1898年创办雪耻学会,后加入中国教育会、拒俄义勇队、中国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后多年从事《警钟日报》、《江苏》、《二十世纪大舞台》、《国粹学派》等刊物的编辑工作,并在沪杭等地任教。所至多结文社,为南社创始人之一。辛亥革命后, 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东南大学教授等职。1925年与人联名通电支持西山会议派。工诗文,诗作尤多。其诗去华返朴,屏绝雕琢,严守格律而苍劲有力。早年鼓吹反清,多悲愤国事之作。又提倡戏剧改革。有 《浩歌堂诗钞》。

☚ 黄节   金松岑 ☛
陈去病

陈去病1874—1933

字佩忍,号巢南。别号垂虹亭长。笔名季子、有妫血胤、老衲等。江苏吴江人。出身于商人之家。早孤。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1895)秀才。《马关条约》签订后,与金天羽等组织雪耻学会。光绪二十九年,赴日留学,主持《江苏》杂志,加入拒俄义勇队。次年,于上海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及《警钟日报》,旋被查禁。继续在《醒狮》、《复报》与《国粹学报》发表诗文,鼓吹革命。光绪三十二年,赴徽州教书。同年,在芜湖入同盟会。次年,赴汕头,与叶楚伧等编辑《中华新报》。同年秋,抵沪,与吴梅等结神交社。光绪三十四年,与徐自华等组织秋社,以纪念秋瑾。清末帝宣统元年(1909),与高旭、柳亚子创建南社。辛亥革命后,在苏州创办《大汉报》。1913年,任江苏讨袁军司令部秘书。1917年,参加护法战争。1922年,任孙中山北伐大本营前敌宣传主任。其后,日渐颓唐,曾通电支持“西山会议派”,反对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7年后,历任江苏省监察委员、博物馆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对国民党统治不满,辞官归里。1933年,在苏州出家。旋病逝。主张诗文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反对刻意雕琢与模仿。柳亚子称其诗“去华返朴,屏绝雕镵,且其奋斗之精神、恢弘之器宇,皆有不可磨灭者”(《浩歌堂诗钞序》)。著有《浩歌堂诗钞》十卷。辑有《笠泽词徵》、《松陵文集初编》等。生平事迹见自著《垂虹亭长传》、金荃《陈去病先生年谱》。

☚ 徐自华   杨圻 ☛
陈去病

171 陈去病1874—1933

报人,诗人。原名庆林,字佩忍,笔名季子等。江苏吴江人。早年参加过维新变法。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与柳亚子等人创立革命文学团体南社。辛亥革命后,曾任江苏讨袁军司令部秘书、东南大学教授等职。同盟会成立前,先后参加过上海《国民日日报》、东京《江苏杂志》、《俄事警闻》等编辑工作并主编文学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1905年以后为《民报》、《醒狮》等撰写排满复汉文章,曾任《国粹学报》编辑。1908年为避清吏迫害,到汕头任《中华新报》主笔。曾编辑、主编《南社丛刊》、《中国公报》。1911年11月与人在苏州创办《大汉报》。还主编过绍兴《越铎日报》和杭州《平民日报》。所撰报刊政论文章,以记事精详、说理透辟见长。

☚ 汪汉溪   包天笑 ☛

陈去病1874—1933

近代诗人。字巢南,一字佩忍,号垂虹亭长。江苏吴江人。早年响应维新运动,后参加同盟会。曾参与组织黄社、神交社、匡社、秋社,又为南社创始人之一。创办《大汉报》,主编《越铎日报》。后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等职。诗多咏怀之作,抒发反清壮志,有《浩歌堂诗钞》。又重视戏剧改革,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

陈去病1874~1933Chen Qubing

modern litterateur. Works:Poetry Collection of Grand Music Hall,etc.

陈去病1874—1933

近代诗人。字佩忍,号巢南,原名庆林。江苏吴江人。早年要求变法维新,后参加同盟会。为南社组织者之一。其诗颇多悲愤国事之作,常以种族观点鼓吹革命。辛亥革命后,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著有《浩歌堂诗钞》。又曾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戏剧改革。

陈去病1874—1933

原名庆林,字巢南,号垂虹亭长。近现代江苏吴江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雪耻学会,后加入拒俄义勇队、同盟会,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参加《警钟日报》等刊物的编辑工作,曾在上海爱国女校等学校任教。为南社创始人之一。1925年曾通电支持西山会议派。晚年不满蒋介石的统治。善诗,有《浩歌堂诗钞》等。

陈去病

陈去病

江苏吴江人,1874年生。1898年在吴江创办雪学社。1902年加入中国教育学会。1903年在日本加入拒俄义勇队、学生军、国民教育会。同年回国,任教于上海爱国女校。1904年在吴江创办东江国民学校,后与人创办《警钟日报》《二十世纪大舞台》。1905年赴镇江承志中学任教。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在安徽徽州中学堂任教。1907年8月与刘三等在上海成立神交社。1908年任绍兴府中学国文教员、汕头《中华新报》编辑员。1910年在杭州蒲场巷高等学校任教。1911年11月在苏州创办《大汉日报》。1912年任杭州《平民日报》 编辑。1913年任讨袁军总司令部秘书。1916年任国会参议院秘书长。1919年后历任非常国会秘书长、大总统府咨议、浙江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员。1920年任江苏、浙江省省长公署秘书。1922年5月任大本营前敌宣传主任; 6月任南京东南大学国文教授、上海持志大学文科教授; 12月与人创设岁寒社,参加新南社。1924年9月与人组织江苏民治建设会; 11月任清理清宫古物委员; 同年任国民党江苏临时省党部监察委员。1926年4月当选为 “西山会议派”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1929年4月任江苏省志编纂委员会委员。1930年后历任江苏古物保管委员会苏州分会主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内政部参事、考试院考选委员会专门委员等职。1931年辞职。1933年10月4日逝世。著有《诗学纲要》《辞赋学纲要》《浩歌堂诗集》《拜汲诗集》《挥戈集》《明清最初交涉史》 等。

☚ 陈东海   陈正雄 ☛
000040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