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则光1917—1992
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汉寿人。1941年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征文,他以短篇小说《刘杂货》应征,获全国第二名。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国文系后应聘为湖南大学中文系讲师,1951年5月转任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并加入广东作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协会。在校历任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导师,编写了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文学史》 (近代部分)、《鲁迅的思想和作品》、《鲁迅小说研究》。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鲁迅先生在广州》、《中国近代文学的社会基础及其特征》、《一曲感人肺腑的哀歌——读巴金的中篇小说 〈寒夜〉》等均产生过较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连续发表《论典型的社会性》、《再论典型的社会性》,曾推动文艺界关于典型问题的深入讨论。1987年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文学史》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认为该书取材丰富,论证确切,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空白。除学术论著外,还以朗秋、陈虹等笔名发表过不少散文、杂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