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光甫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陈光甫1881—1976江苏丹徒人 陈光甫1881—1976近代银行家。名辉德,江苏镇江人。幼年在汉口学徒,工佘习英语。后在汉阳兵工厂当译员,因与汉口著名买办景继行之女结婚,得以赴美国参加圣路易国际博览会,并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1915年在上海创办上海商业储备银行,以经营小额储蓄和小额工商贷款、“辅助工商抵制国际经济侵略”为宗旨,营业迅速发展。1922年资本达二百万元。次年创办旅行部,后扩充为中国旅行社,为我国自办旅游业之始。以后与国民党官僚资本发生联系,抗战时被国民党政府派往美国签订借款与白银协定,并参加创办上川工业公司、大业公司、中国投资公司(设在纽约)等,历任上海银行公会主席、财政部高等顾问、国民参政员、国民政府委员、中央银行外汇平衡基金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走香港,后赴台湾,在台设立上海商业储备银行。 陈光甫
陈光甫
陈光甫 191 陈光甫1881—1976近代金融资本家。名辉德。江苏镇江人。少年到汉口做洋行学徒。后得官费留学美国。1909年毕业归国,先后在中国银行、江苏银行任职。武昌起义后,曾任江苏都督府财政司副司长。1915年同人合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任总经理。上海银行开业资本只有10万元,被称为 “小小银行”。由于他经营得法,讲求效率,善于用人,精打细算,终使该银行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一家私营银行。1923年,创办旅行部(中国旅行社前身),首倡中国旅游事业。1927年以后,历任国民党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交通银行董事和国民党政府多种职务。全国解放前夕,他前往香港,后到台湾继续经办银行业务。1976年病故。 ☚ 穆藕初 马寅初 ☛ 陈光甫 陈光甫1881~1976中国近代著名银行家。名德辉,江苏镇江人,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15年6月,与曾任洋行买办的庄得之一起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任总经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开办时资本不到10万元(银元),被称为“小小银行”,但在他主持下,经营得法,管理有序,业务发展迅速,终于成为旧中国最大的私营银行。1927年3月,他担任“江苏和上海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发行“江海关二五附税库券”3000万元获得成功,深得蒋介石赏识。先后兼任各项公职,包括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交通银行董事等。1936年代表政府赴美国谈判与签订《中美白银协定》。由于陈光甫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发展更加迅速,1937年6月存款总额达到近2亿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奉命去美国活动,先后以商业借款方式借到“桐油借款”2500万美元和“滇锡借款”2000万美元。1941年4月在重庆成立中、英、美平准基金委员会,他任主任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仍主持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虽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未就政府实际官职。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去香港,另在香港注册成立“上海商业银行”。1976年病逝于台北。 ☚ 谈荔孙 胡笔江 ☛ 陈光甫 陈光甫1880—1976名辉德。江苏镇江人。银行资本家。早年随父去汉口, 在一报关行当学徒, 工余随外人学英语, 后到汉阳兵工厂做翻译。1904年留学美国。归国后, 初任江苏银行总经理。因改革成规, 而被迫辞职。1915年创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任总经理。该行以举办小额储蓄和工商放款起家, 其后又注重于国外汇兑, 业务发展很快。1937年已由创办时的资本10万元, 存款34万元发展到资本500万元, 存款19600万元, 职员1700多人, 国内分支机构80余处。附属机构有中国旅行社、宝丰保险公司、银行学校等。该银行为旧中国著名的“南三行”之一。其扩大业务,除依靠洋商大户而带有买办性外, 亦依靠政治力量的保护。1927年, 曾捐款为蒋介石投供军费, 支持蒋发动反革命政变。后, 又以承销公债形式,从经济上支持蒋介石进行反革命内战。1936年, 代表国民政府出面签订中美“白银协定”。抗战胜利后,任该行董事长。1947年为蒋介石设计一套经济改革方案, 企图挽救当时濒于崩溃的经济局面。解放前夕, 将该行大量资金逃移国外, 1956年在台北重设该行。1976年死于台北。 ☚ 孔祥熙 聂云台 ☛ 陈光甫1881—1976原名辉祖,后改名德辉,字光甫。江苏镇江人。1904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10年回国。1911年12月任江苏银行总经理。1914年任中国银行顾问。次年创办上海银行,任总经理,1927年初任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主任,为蒋介石垫借政变经费300万元。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银行常务董事、交通银行董事、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银行公会主席,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参议员、立法委员。1949年去香港,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香港分行更名为上海商业银行在香港注册。1954年设上海商业银行总管理处于台北,任董事长。1965年在台北设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76年7月1日在台北病故。著有《陈光甫使美日记》、《陈光甫先生言论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