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光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光甫1881—1976

江苏丹徒人
金融家,经济学家。曾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国民党政府财务委员会主席,行政院贸易委员会主任委员。五六十年代继续在香港、台湾经办金融与投资事业。著有《关税存放问题意见》、《陈光甫先生言论集》、《吾国经济改造的根本问题》等。
原名:陈辉祖
字:光甫
西名:Kwang Pu、K.P.
别名:辉德

陈光甫1881—1976

近代银行家。名辉德,江苏镇江人。幼年在汉口学徒,工佘习英语。后在汉阳兵工厂当译员,因与汉口著名买办景继行之女结婚,得以赴美国参加圣路易国际博览会,并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1915年在上海创办上海商业储备银行,以经营小额储蓄和小额工商贷款、“辅助工商抵制国际经济侵略”为宗旨,营业迅速发展。1922年资本达二百万元。次年创办旅行部,后扩充为中国旅行社,为我国自办旅游业之始。以后与国民党官僚资本发生联系,抗战时被国民党政府派往美国签订借款与白银协定,并参加创办上川工业公司、大业公司、中国投资公司(设在纽约)等,历任上海银行公会主席、财政部高等顾问、国民参政员、国民政府委员、中央银行外汇平衡基金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走香港,后赴台湾,在台设立上海商业储备银行。

陈光甫

陈光甫先生传略朱如堂(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印行1977年版
125页
陈光甫外传
陈光甫的一生
陈光甫与上海银行
中国金融界的慧星——陈光甫
陈光甫手创上海商业银行
抗战期间两“过河卒子”——胡適之与陈光甫
高 阳
姚崧龄
姜白鸥
赤松子
于西堂
吴相湘
(台湾)南京出版公司1981年版524页
(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205页
*中央日报1965年6月14日
*醒狮1963年1卷9期
*古今谈1965年5期
*传记文学1970年17卷5期

陈光甫与上海银行
记前辈银行家陈光甫
追忆陈光甫先生
陈光甫功成不居
不仕而为国立功的陈光甫先生——评述抗战时
期对美滇锡借款的会议实录
胡养之
李兆涛
杨管北
陈存仁
薛光前
*大成1974年4期
*传记文学1976年29卷2期
*传记文学1976年29卷3期
*大成1976年34期
*传记文学1977年30卷3期,故人与往事
第143页
陈光甫(1881—1976)关国煊*传记文学1977年30卷3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3册第197页
张公权与陈光甫、李馥荪、钱新之结识及彼此合
作经过
姚崧龄*传记文学1977年31卷2期
陈光甫的一生(1—14)姚崧龄*传记文学1982年41卷1期—1983年43
卷4期
我国旅游业的先驱(陈光甫先生)
陈辉德
陈光甫
胡忠泽
戚再玉主编
江绍贞
旅游时代1985年3期
上海时人志第128页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5辑第
84页,民国人物传第2卷第265页
陈光甫服务社会
陈光甫
金融企业家陈光甫
陈光甫与上海银行
陈光甫的一生与上海银行
著名银行家陈光甫
陈光甫与上海银行
吴相湘
徐盈
杨桂和
童昌基
袁熙鉴
蔡墨屏
高禾生
*民国百人传第4册第1页
当代中国实业人物志第94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80辑第127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80辑第138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88辑第64页
镇江文史资料第10辑第178页
镇江文史资料第10辑第202页

陈光甫

陈光甫与上海银行
蒋介石与钱新之陈光甫
陈光甫“拒官”前后
谁首先资助北伐到南昌的蒋介石
“四·一二”政变前后陈光甫史料选
陈光甫经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管窥
略论陈光甫对上海银行的经营管理
上海金融巨子陈光甫
南京政府崩溃时期的陈光甫
1932年陈光甫日记
吴经砚等
朱镇华
邢建榕
朱镇华
王瑞根等
余亚平
江绍贞
赵映林
杨天石
庄志龄 陈正卿整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235页
联合时报1988年9月16日
联合时报1990年5月25日
档案与历史1986年4期
档案与历史1987年1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1期
近代史研究1988年5期
民国春秋1990年2期
近代史研究1992年4期
档案与史学1996年4期

  
陈光甫与中美桐油、滇锡贷款
1928年陈光甫日记
论银行家陈光甫的经营思想
论中国金融企业家精神——以陈光甫为例
陈光甫
陈光甫先生事略
从政坛回归银行业的陈光甫
勇于开拓和革新的银行家陈光甫
张振江等
本刊编辑部
史全生等
李培德
姜天鹰
张寿贤
陈正卿
江绍贞
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1期
档案与史学1998年1—4、6期
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1期
档案与史学2000年2期
中国十银行家第141页
民国人物碑传集第261页
民国社会名流归宿第332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3卷第538页
陈光甫

191 陈光甫1881—1976

近代金融资本家。名辉德。江苏镇江人。少年到汉口做洋行学徒。后得官费留学美国。1909年毕业归国,先后在中国银行、江苏银行任职。武昌起义后,曾任江苏都督府财政司副司长。1915年同人合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任总经理。上海银行开业资本只有10万元,被称为 “小小银行”。由于他经营得法,讲求效率,善于用人,精打细算,终使该银行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一家私营银行。1923年,创办旅行部(中国旅行社前身),首倡中国旅游事业。1927年以后,历任国民党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交通银行董事和国民党政府多种职务。全国解放前夕,他前往香港,后到台湾继续经办银行业务。1976年病故。

☚ 穆藕初   马寅初 ☛
陈光甫

陈光甫1881~1976

中国近代著名银行家。名德辉,江苏镇江人,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15年6月,与曾任洋行买办的庄得之一起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任总经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开办时资本不到10万元(银元),被称为“小小银行”,但在他主持下,经营得法,管理有序,业务发展迅速,终于成为旧中国最大的私营银行。1927年3月,他担任“江苏和上海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发行“江海关二五附税库券”3000万元获得成功,深得蒋介石赏识。先后兼任各项公职,包括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交通银行董事等。1936年代表政府赴美国谈判与签订《中美白银协定》。由于陈光甫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发展更加迅速,1937年6月存款总额达到近2亿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奉命去美国活动,先后以商业借款方式借到“桐油借款”2500万美元和“滇锡借款”2000万美元。1941年4月在重庆成立中、英、美平准基金委员会,他任主任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仍主持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虽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未就政府实际官职。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去香港,另在香港注册成立“上海商业银行”。1976年病逝于台北。

☚ 谈荔孙   胡笔江 ☛
陈光甫

陈光甫1880—1976

名辉德。江苏镇江人。银行资本家。早年随父去汉口, 在一报关行当学徒, 工余随外人学英语, 后到汉阳兵工厂做翻译。1904年留学美国。归国后, 初任江苏银行总经理。因改革成规, 而被迫辞职。1915年创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任总经理。该行以举办小额储蓄和工商放款起家, 其后又注重于国外汇兑, 业务发展很快。1937年已由创办时的资本10万元, 存款34万元发展到资本500万元, 存款19600万元, 职员1700多人, 国内分支机构80余处。附属机构有中国旅行社、宝丰保险公司、银行学校等。该银行为旧中国著名的“南三行”之一。其扩大业务,除依靠洋商大户而带有买办性外, 亦依靠政治力量的保护。1927年, 曾捐款为蒋介石投供军费, 支持蒋发动反革命政变。后, 又以承销公债形式,从经济上支持蒋介石进行反革命内战。1936年, 代表国民政府出面签订中美“白银协定”。抗战胜利后,任该行董事长。1947年为蒋介石设计一套经济改革方案, 企图挽救当时濒于崩溃的经济局面。解放前夕, 将该行大量资金逃移国外, 1956年在台北重设该行。1976年死于台北。

☚ 孔祥熙   聂云台 ☛

陈光甫1881—1976

原名辉祖,后改名德辉,字光甫。江苏镇江人。1904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1910年回国。1911年12月任江苏银行总经理。1914年任中国银行顾问。次年创办上海银行,任总经理,1927年初任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主任,为蒋介石垫借政变经费300万元。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银行常务董事、交通银行董事、经济委员会棉业统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银行公会主席,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参议员、立法委员。1949年去香港,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香港分行更名为上海商业银行在香港注册。1954年设上海商业银行总管理处于台北,任董事长。1965年在台北设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76年7月1日在台北病故。著有《陈光甫使美日记》、《陈光甫先生言论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