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

即 《南雅堂医学全集》。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

见南雅堂医书全集条。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

又称《南雅堂医书全集》、《公余十六种》。清·陈念祖(修园)撰,后人收辑,集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医学三字经》、《时方歌括》等十六种医学著作。因浅显易懂,切合实用,故广为流传。此外,尚有《陈修园医书》21种、48种、60种、70种、72种的刊本,多系书商牟利杂凑之品,应予注意。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chénxiūyuányīshūshíliùzhǒnɡ

医学丛书。或称《南雅堂医书全集》,又名《公余十六种》。清·陈念祖(修园)撰, 系后人收辑。刊于1865 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医学三字经》《时方歌括》等, 共16 种。陈氏著作一般浅近易懂, 切于实用, 故流传广泛, 但存在着尊经泥古的思想倾向。此外, 尚有名为《陈修园医书》21 种、48 种、60 种、70种以及72 种的多种刊本, 均系书商附入其他医家的著作。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

《陈修园医书十六种》系医学丛书。陈念祖(字修园)撰。陈氏以医术闻名,晚年讲授医学专事著作。经后人收辑成套,或以其书斋南雅堂而题名的《南雅堂医书全集》;或以其公余著录而命名为《公余十六种》。该丛书计有《灵素节要浅注》12卷、《金匮要略浅注》10卷、《金匮方歌括》6卷、《伤寒论浅注》6卷、《长沙方歌括》6卷、《医学实在易》8卷、《医学从众录》8卷、《女科要旨》4卷、《神农本草经读》4卷、《医学三字经》4卷、《时方歌括》2卷、《时方妙用》4卷、《景岳新方贬》4卷、《伤寒真方歌括》6卷、《伤寒医诀串解》6卷、《十药神书注解》1卷。
陈氏在医理上以《内经》、《神农本草经》为基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心,尤其推崇张仲景之学。为使这些文字古奥,义理深邃的古典医著便于人们习诵,他竭毕生之精力,对上述医籍做了深入浅出的注疏。其中较有影响的如《神农本草经读》(1803年),此书选《神农本草经》中常用药物一百余种,附录40种,对原文逐字逐句予以阐述、解释。又《伤寒论浅注》和《金匮要略浅注》二书,编写体例相仿,作者选集前人注本中的注文,结合己见以阐明经旨,较之其他多数注本浅显易读。同时他鉴于各种医籍汗牛充栋,卷帙浩瀚,遂采用“返博为约”的方法,先集以金元明诸大家之说,用通俗的语言,写成《医学实在易》一书。其命名的意思是为了消除了人们学医的畏难情绪,卷1论理;卷2~4论证;卷5~7论治,分证析方;卷8为补遗、外备诸方并附女科。而《医学从众录》系“就世俗所供奉者,采其名言,录其方治”编成,书中列病证、论治附方。这些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陈氏的主要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陈氏为了让习医者由浅入深,易于熟记,还常用歌括的形式来概述医学理论和临床知识,其中著名的如《医学三字经》(1804年)、《时方歌括》、《长沙方歌括》、《金匮要略歌括》等。
陈氏的著作涉及基础理论到临床,内容广泛,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切于实用,一百多年来,成了最受读者欢迎的医学读本。关于陈修园亲自撰写的著作,建国以来先后刊印了《公余十六种》中的大部分作品。综上所述,陈氏对中医的普及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后人称赞他“生前活人无算,身后济世有书”(《医学从众录·林序》)。须予指出的是,在陈氏逝世以后编纂“陈修园医书”也风行一时。其版本有18种,21种,23种,48种,60种,70种,72种等等,均系书商为谋利而附入其他医家的一些著作。陈氏尊经的学术思想,在书中也有比较明显的反映。

☚ 沈氏尊生书   当归草堂医学丛书 ☛
0001377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