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伯平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陈伯平1882,一作1885—1907浙江会稽(今绍兴)人 陈伯平
陈伯平徐锡麟传(附:陈伯平 马宗汉 秋瑾)陈伯平 张相文 广清碑传集第二十卷第1357页浙江人物简志(下)第148页 陈伯平 陈伯平1885—1907原名师礼,又名陈渊,字墨峰,别署挽澜女士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于福州。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徐锡麟创办之大通学堂肄业,翌年随徐锡麟、马宗汉至东京习巡警,并结识秋瑾等革命志士。返国后,于三十三年初协助秋瑾筹办并主编《中国女报》,化名挽澜女士撰文。七月,徐锡麟于安庆起义,陈伯平参与其事,在军械局战斗中殉难,年仅二十三岁。章炳麟、高旭、陈去病等均为作传。陈伯平工诗文,兼擅小说、戏曲、弹词。著有杂剧《同情梦》、小说《海外扶馀》、《女英雄独立传》及《法国女英雄弹词》。诗稿惜多散佚。 ☚ 陆恩煦 周实 ☛ 陈伯平1885—1907辛亥革命烈士。原名渊,字墨峰,号白萍生,别号伯平,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入福建武备学堂。后又读于福州蒙学新舍与右门县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取会稽县学生员。光绪三十一年入绍兴大通学堂读书。次年随徐锡麟、马宗汉等赴日本,入支那学堂,谋学陆军不得,改习巡警。半年后归国,与秋瑾等组织锐进学社,并由秋瑾介绍到中国公学任教习,后与秋瑾主编《中国女报》,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在上海试制炸药,爆炸受伤,回绍兴。不久,复赴日本学制炸药。光绪三十三年,与徐锡麟共同领导安庆起义。最后战死在军械局中,时年二十三。 陈伯平1885~1907辛亥革命烈士。原名渊,字墨峰,号伯平,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入福建武备学堂。后又读于福州蒙学新舍与右门县学堂。光绪二十九年考取会稽县学生员。光绪三十一年入绍兴大通学堂读书。次年随徐锡麟、马宗汉等赴日本,入支那学堂,谋学陆军不得,改习巡警。半后年归国,与秋瑾等组织锐进学社,并由秋瑾介绍到中国公学任教习,后与秋瑾主编《中国女报》,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在上海试制炸药,爆炸受伤,回绍兴。不久,复赴日本学制炸药。光绪三十三年,与徐锡麟共同领导安庆起义。最后战死在军械局中。 陈伯平1885~1907Chen Bopingmodern writer,martyr of Anqing Rebellion. Works: An Account of Female Hero’s Independence,etc. 陈伯平1885—1907原名渊,字墨峰,号白萍生。近代浙江会稽(绍兴)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留学日本。次年归国,协助秋瑾组办《中国女报》。三十三年与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率巡警学堂学生攻占军械局,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