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蔬實部 > 雜 > 陳粟米 > 陳倉米 陳倉米 chéncāngmǐ 陈仓米chén cāng mǐ《本草纲目》谷部第25卷陈仓米(15)。药名。 【基原】为储存年久的粳米。 【别名】陈廪米(《别录》),陈米(《百一选方》),火米、老米、红粟(《本草纲目》)。 【性味】甘淡,平。 ❶《别录》:“咸酸,无毒。” ❷《千金·食治》:“味咸酸,微寒,无毒。” ❸《千金翼·本草》:“味咸酸,温,无毒。” ❹《日用本草》:“酸,平凉。” ❺《本草从新》:“甘淡,平。” ❻《本草述钩元》:“味淡咸酸,其性多凉,炒食则温。” 【归经】 ❶《本草求真》:“入胃,兼入心、脾。” ❷《本草撮要》:“入手阳明经。” 【功用主治】养胃,渗湿,除烦。治病后脾胃虚弱,烦渴,泄泻,反胃,噤口痢。 ❶《别录》:“主下气,除烦渴,调胃,止泄。” ❷《食疗本草》:“炊作干饭食之,止痢,补中益气,坚筋骨,通血脉,起阳道。又毒肿恶疮,久陈者蒸作饭,和酢封肿上。卒心痛,研取汁服之。北人饮之于瓮中,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脏六腑之气。” ❸《日华子本草》:“补五脏,涩肠胃。” ❹《本草纲目》:“调肠胃,利小便,止渴除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入丸、散。陈粳米,参见“陈仓米”,陈廪米即陈仓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