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陈介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陈介祺1813~1884清代金石学家。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今潍坊)人。好程朱理学,青年时代即以诗文驰名京师,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不久弃官归里,终生未再出仕。他悉心广收,精于鉴别,治学严谨。收藏的文物有青铜器、封泥、玺印、陶、瓷、砖瓦、碑碣、造像、古籍等,品种繁多,精品达万件以上。藏品中数量最多的是玺印,集秦汉印万余方,他还注意收集齐鲁陶文和封泥,有开创之功。所藏青铜器有驰名中外的重器毛公鼎、散氏盘等。同时,又擅长墨拓技术,有较多的精拓本传世。著述30多种,出版有《十钟山房印举》 、《簠斋吉金录》 、《簠斋传古别录》 等10多部,其未刊遗稿,已由其后裔捐献国家。 陈介祺 陈介祺1813—1884清代金石学家。字寿卿,又字酉生,号伯潜、簠斋。晚年别署“齐东陶父”、“海滨病史”。潍县(今潍城区)人。少随父居京师,有诗名。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授中书,擢侍读。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授编修。不久乞假归里,绝意进取,潜心研究金石。与吴云、潘祖荫、徐同柏、吴大徵诸金石家交往颇多。归籍后,与岳父李𤍤煜、海丰吴式芬、利津李佐贤等同好,赏鉴析疑三十余年。陈氏家资殷富,常以重金购置古物,广收博取,收藏最富,与江苏潘祖荫有“南杨北陈”之称。他精于鉴别,注意铭刻文字,每得一器一物,必究其渊源,考其价值,分门别类,建库收藏。其中以铜器、古玺为最多,其它如古泉、封泥、陶、瓷、砖瓦、碑碣、造像、书画等无不具备,且多精品。收藏的毛公鼎,散氏盘、曾伯簠、驭方鼎、龙姞敦、虢季子白盘等铜器,均为稀世珍品。因藏有商、周十数钟鎛,又名其书斋为“十钟山房”。先后集得秦汉印鉥万余方,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筑“万印楼”储之,并自撰一联:“陶文齐鲁四千种,印篆周秦一万方”。陈氏奖掖后学,不少拓工、文物修复、复制、金银器等工匠在他的支持、指导下迅速成才,从而促进了潍县一带古董业的兴盛。陈氏于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皆有功力。中年以后,以隶书的笔法,参以金文的结体,独树一种古劲拙朴的“簠斋体”为世所重,寸牍尺幅,人竟珍藏。陈氏一生著述宏富,已刊行的有:《十钟山房印举》、《簠斋吉金录》等。未刊的有:《玉印合编》等二十余种。 ☚ 即墨故城 陈侯壶 ☛ 陈介祺1813—1884清末金石学家。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人。道光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喜收藏古物,又长于墨拓。著有《传古别录》、《十钟山房印举》等书。近人邓实集录其所藏彝器拓本为》簠斋吉金录》八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