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诒1911—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 曾任上海《新闻日报》副总编,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近任上海市政协常委,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笔名:芬君、静芬 陆诒陆诒的战地采访生活 沈全梅 编辑记者一百人第187页
陆诒战地萍踪 陆 诒 笔耕不已的老报人——陆诒 患难之交永难忘 著名新闻记者陆诒参加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 六十周年活动 | 陆 诒 韩辛茹 萧 松 陆 诒 李方诗等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208页 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180页 上海政协报1986年6月27日 人民日报1989年7月13日 中国人物年鉴(1993)第237页 | 老新闻工作者陆诒在上海逝世 陆 诒 “你们能不能在工作上打胜仗”——毛泽东与陆 诒 | 李维民主编 王卫国 陈 微 | 中国人物年鉴(1998)第225页 中国近代名记者第284页 毛泽东与文化界名流第119页 | | 采访台儿庄战役的回忆 | 陆 诒 | 新闻研究资料1984年总27辑 |
陆诒 陆诒1911.7.20——笔名有静芳、芬君等。江苏上海人。1930年在上海当小学教师时,利用业余时间就读于民治新闻学院。九一八事变后,即投身于新闻工作,任《新闻报》星期画刊助理编辑。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时,深入战地进行采访。其后,担任《大公报》和《新华日报》记者,足迹遍及北中国各个战场,以真切感人的战地通讯,报道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动人事迹。1938年出版战地通讯集《前线巡礼》(大路书店)。1939年到1940年,他又从重庆出发,到太行山和晋东南,转入晋冀察和平西等抗日根据地,报道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上奋战的事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在新加坡,然后转印度、缅甸,而后到滇缅边境进行采访。抗战胜利后,他致力于国共和谈和民主运动的报道,直到1949年的开国大典、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落成和新政协的召开,都有他热情而诚挚的报道。他的足迹和笔触始终与人民的革命斗争息息相关。(参见沈全梅:《陆诒的战地采访生活》、《编辑记者一百人》)建国后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上海市政协文史工作。1986年出版回忆录《战地萍踪》。 ☚ 邵大成 清">陆  清 ☛ 00009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