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孤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孤竹朝鲜海州的古称。参见“海州”。 孤竹Gūzhú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商之诸侯也。夷齐让国,其后遂以国为氏。”孤竹国,地处河北卢龙至辽宁朝阳一带地方。夷齐,即孤竹国君之伯夷、叔齐兄弟,因相互让国而奔周,后因不满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於首阳山。其后有孤竹氏。 孤竹殷商時諸侯國名。揚雄《逐貧賦》:“誓將去汝,適彼首陽;孤竹二子,與我連行。”孤竹二子,即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叔齊。杜篤《首陽山賦》:“厥胤孤竹,作蕃北湄。” 孤竹 孤竹ɡūzhú━┃ 古代的一种乐器,以孤生之竹制成。晋·张协《七命》:“吹孤竹,拊云和,渊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 ☚ 弦管 孤桐 ☛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吹樂器部 > 總名 > 孤竹 孤竹 gūzhú 指竹製樂器。晉·陸機《蔫戴淵疏》:“蓋聞繁弱登御,然後高墉之功顯;孤竹在肆,然後降神之曲成。” 古代名物 > 樂舞類 > 吹樂器部 > 笳管 > 孤竹 孤竹 gūzhú 古管樂器。以孤竹製成,故名。晉·葛洪《抱朴子·博喻》:“嶧陽孤桐,不能無絃而激哀響,大夏孤竹,不能莫吹而吐清聲。”晉·張協《七命》之二:“吹孤竹……榜人奏采菱之歌。”北周·庾信《變宫調》之二:“孤竹調陽管,空桑節雅絃。”宋·張先《菩薩蠻》詞:“佳人學得平陽曲,纖纖玉筍横孤竹。一弄入雲聲,海門江月清。” 孤竹gū zhú〖名词〗 孤竹 笛子的婉称。笛管单一,以竹制成。也作“横竹”。 字数:25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九漏 轻圆 ☛ 管乐器 管乐器管(管乐;风管;箫管;笙管;铜~;金~;黑~) 簜 玉律 笙箫 细乐 ☚ 管乐器 笙 ☛ 孤竹东北古代族名和封国名。是殷商的近亲部落,同姓封国之一。其名早见于甲骨文和金文,有时单称“竹”。商代,其国共传九世,现可考者仅有最后三代国君,即第七代竹,第八代亚微,第九代亚宪。其领地在今河北省东部的卢龙县和迁安县一带,势力北达大凌河流域。商亡之后,归附周朝,成王时,曾向周朝进贡距虚。后隶属于燕。春秋时,附从南进之山戎。前664年,齐桓公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此后不见于史,大概融合于燕人之中。 孤竹古国名商代为东夷孤竹国,甲骨文单称“竹”。《尔雅》称“孤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商末,孤竹君长子伯夷、少子叔齐互相让位,周武王灭商,二人不食周粟而死。春秋时为山戎属国,东北夷所建。一说为伯夷、叔齐的后人孤竹君所建,商王族与山戎共处后,被山戎同化,成为山戎的一支。其地在今河北卢龙县南。周惠王十三年(前664),齐桓公救燕,攻山戎,被灭。后演变为地名,《汉书·地理志》云“令支县有孤竹城”。 孤竹殷周时之古国。姓墨胎氏。在今河北卢龙南。伯夷、叔齐为商末西周初年孤竹君之二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