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行草书怀成都十韵诗
宋。纸本。纵34.6厘米,横82.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陆游(宋宣和七年—宋嘉定三年,即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晚年自号放翁。越州山阴(在浙江省)人。以荫补登仕郎。除枢密院编修,后知夔严二州。范成大为四川制置使,陆游曾做他的参议官。以宝章阁待制致仕。陆游才气超逸,早有文名,尤长于诗,能自成一格,称“剑南诗”。有《剑南诗稿》、《入蜀记》、《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渭南文集》、《放翁词》等。这首诗作,是陆游回忆50岁左右在成都做参议官时的生活,对世事的变迁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书写时间约在58岁以前。书法行中带草,豪纵痛快,意致高远。放翁自谓其行书学杨少师,草书学张旭。从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师承关系以及陆氏遒严飘逸的书风,是陆游行草中的精品。卷后有陆釴、谢铎、程敏政、王鏊、周经、杨循吉、沈周七家跋。《石渠宝笈》著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