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陆渊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陆渊雷1894—1955江苏川沙(今属上海)人 陆渊雷陆渊雷 许尚文 当代医家传略第20页 陆渊雷陆渊雷(1894—1955) 京 声 溪 泉 新中国名人录第228页 陆渊雷1894~1955民国时期医家。字彭年。江苏川沙人。曾任教于中国医学院、中医专门学校。受中西医汇通学派影响,对中医学术有一定研究,并试图以西医的学说来印证中医古代学术见解。其代表作《伤寒论今释》及《金匮要略今释》多引证古代注家及日本汉医学者的解释,证以现代医学理论。对沟通中西医学,有一定的见解,但也有不少牵强附会的观点。建国初期曾任上海卫生局中医顾问。晚年笃信佛教,宣扬因果轮回说,其学说观点也深受影响。 陆渊雷 092 陆渊雷1894—1955中医学家。名彭年,上海川沙人。早年毕业于师范学校,博学各种知识。1916—1925年任教于暨南大学等校,并帮助恽铁樵办医学函授学校。1928年与徐衡元、章次兮创办上海国医学院。1932年办“遥从部”(函授),培养出岳美中、谢仲墨等名医。建国后主办中医进修班,曾任上海中医学会主任委员等职。陆氏以能文善辩闻名医林,教学中中西并进,沟通疏证中西医之概念术语,著有《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陆氏论医集》、《流行病须知》等著作。 ☚ 洪式闾 傅连暲 ☛ 陆渊雷(1894—1955)lùyuānléi民国时期医家。字彭年, 江苏川沙人。曾任教于中国医学院、中医专门学校, 新中国成立初任上海卫生局中医顾问。受中西医汇通学派影响, 对中医学术有一定研究, 并试图以西医学说来印证中医学术见解。其代表作为《伤寒论今释》及《金匮要略今释》。 陆渊雷 陆渊雷 陆渊雷陆渊雷(1894~1955年),近现代中医学家。名彭年,上海川沙人。少时毕业于师范学校,从姚孟醺习经学、小学,自学天文历算,旁涉诸子百家。1916~1925年执教于暨南大学、持志大学等学校。业余治医学,后师事恽铁樵,问学章太炎,并帮助恽氏办函授学校,他曾上书恽氏说:“尝报奢望,以为他日既得中医要领,再当旁求西医学,取彼所长,辅吾所短,更进而与西医相切磋,伸吾所长,补彼所短。”此后曾执教于上海各中医学校。1928年与徐衡之、章次公以“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为宗旨,成立上海国医学院。1931~1933年曾任中央国医馆学术整理委员。1932年办“遥从部”(函授),创刊《中医新生命》杂志,遥从弟子甚众(如岳美中、谢仲墨等)。陆氏嗜读书,中年之前以能文好辩闻名医林,30年代中,曾反身向佛。其治学虽受教于恽铁樵,但亦有自己的见解。教学中中西并进,沟通疏证中医学之概念术语,他把讲学比喻成教人开矿,授以工具,使能自发掘。陆氏对中医学术整理的意见是:学术有是非,不可存中西之存见。其有名同实异,名异实同者,当先审其名实,而后定其是非。医学所以救夭札,已疾苦,不可与保存国粹、杜塞漏卮诸主义相提并论。故整理国医药学术,引用科学原理时,不任受破坏国粹之名; 或采用国外药品时,亦不任受利权外溢之名。希望能达到业医之士科学化、世界医学了解中医真价值,两者结合产生一种新医学的目的。他在《伤寒论今释》等书,就采用了“取古书之事实,释之以科学之理论”的方法。由于时代和他个人思想方法的限制,陆氏对中医固有理论的认识仍有某些不足,在以今释古时也不免有牵强之处,后世对此或有垢评。但他在伤寒论的阐释方面,有不没之功。书中引中日医书约百家,明清诸家中尤重柯琴、吴谦。此外尚著有《金匮要略今释》、《陆氏论医集》、《流行病须知》等书。建国后,陆氏曾主办中医进修班,历任全国人代会代表、上海卫生局中医顾问,上海中医学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门诊所所长,上海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科学医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 杨则民 洪式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