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浑西域部族名。又译作“阿儿浑”、“阿刺温”,为突厥的一支。居住于伊塞克湖以西,至塔拉斯草原一带。成吉思汗西征,此部族率先归附,组成阿鲁浑军。后将此部与回回工匠三千户合编,从事织锦生产。元末,重设阿鲁浑军,守卫宫廷。 阿鲁浑 阿鲁浑又作阿儿浑。伊利汗国第四代汗。阿八哈汗长子。初受封于呼罗珊。至元十九年(1282)阿八哈卒,弟帖古迭儿(又名阿合马)继立。1284年阿鲁浑声言其父尝受大汗册命,汗位应当属己,在权臣不花支持下起兵推翻其叔,夺得汗位; 遣使入元奏报。忽必烈于1286年正式册封为伊利汗,并授不花为丞相。后以不花恃权擅政,结党谋逆,诛之。在位期间,继续奉行结好欧洲基督教国家共图埃及的政策,和拜占庭帝国结亲,并遣使赴罗马教廷及英、法诸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崇信佛教,好方术,亦厚遇基督教徒,惟轻犹太教徒。二十八年(1291),卒于八赤阿阑。 ☚ 阿八哈 合赞 ☛ 阿鲁浑?—1291伊儿汗国第四代汗。又译阿儿浑。蒙古孛儿只斤氏。※阿八哈汗长子。初受封于呼罗珊。至元十九年(1282)父死,诸王分成三派,互争汗位,其叔※帖古迭儿(又称阿合马)以王族中之年长者嗣位,自以阿八哈汗嫡长子,汗位合法继承人,未能承袭汗位,甚怨,要求帖古迭儿益封伊剌克、法儿思两地,未果,遂起兵争夺汗位。兵败被俘,得旧臣不花营救,逃脱。在不花所部军队援助下,于二十一年攻杀帖古迭儿,夺得汗位。二十三年,被元世祖忽必烈正式册封为伊儿汗,不花被封为丞相。同年击退埃及兵入扰。以不花自恃翊戴之功,持权擅政,结党谋逆,于二十五年底(1289年初)捕杀之。在位期间,继承其父联合基督教诸国共图埃及之策,与欧洲诸国建立联系,与罗马教皇及英、法国王互有使臣及书信往来。故除崇信佛教,好方术,亦厚遇基督教徒,惟轻犹太教。二十八年卒于八赤阿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