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萨兰回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萨兰回鹘即“高昌回鹘”。“阿萨兰”,一作“阿厮兰”,均突厥语音译,意为“狮子”。高昌回鹘可汗号称“阿萨兰汗”,意为“狮子王”, 因而得名。 阿萨兰回鹘 阿萨兰回鹘古代西北民族的名称,为回鹘的一支。对它的地域和国别争论颇多,有人主张为喀喇汗王朝的西回鹘,有人主张为西州回鹘,甚至有人主张为元初海押立(今中亚巴尔喀什湖南)的葛逻禄首领及其祖先,因为这些国家的首领和可汗都带有阿尔斯兰汗(Arslan khan)或狮子王的称号。这些看法都值得怀疑,“阿萨兰回鹘”这一民族的名称只见于《辽史》,不见于《宋史》和《金史》,其时期为辽朝建国不久。《辽史》卷3《太宗纪》记载:天显八年(公元932年),“阿萨兰回鹘来贡”。此后阿萨兰回鹘不断向辽朝进贡。时至10世纪末,阿萨兰回鹘与辽朝开始有了矛盾。《辽史》卷13《圣宗四》说:“回鹘阿萨兰遣使为子求婚,不许”。《辽史》卷14《圣宗五》记载:统和二十三年(公元1005年)七月丁卯,“阿萨兰回鹘遣使来请先留使者,皆遣之。”原来这时的阿萨兰回鹘势力日渐强大,请求娶辽朝的公主为妻,辽朝皇帝没有答应,于是对辽朝大概采取了不恭顺的态度,所以辽朝一再拘留其族所遣的使者。到了二十年后,辽因与西夏相亲,与阿萨兰回鹘关系更为恶化,《辽史》卷17《圣宗八》记载:“太平六年(公元1026年)……五月,遣西北路招讨使萧惠将兵伐甘州回鹘……八月,萧惠攻甘州不克,师还。”《辽史》卷93《萧惠传》记载:“太平六年讨回鹘阿萨兰部,征兵诸路……进至甘州,攻围三日,不克而还。”这个“阿萨兰回鹘”既是甘州回鹘的属部;进攻阿萨兰回鹘,必先进攻甘州,可见这个阿萨兰回鹘必然居住在甘州附近。最近钱伯泉根据充足的 ☚ 沙州回鹘敦煌郡王曹顺 阿萨兰回鹘大王府 ☛ 阿萨兰回鹘即西州回鹘。因其王称阿萨兰汗故名。参见“西州回鹘”(703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