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阿细跳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阿细跳月

即“阿西跳月”。

阿细跳月

241 阿细跳月

彝族民间舞。流传于云南省路南县圭山地区和弥勒县西山地区。是彝族的两个支系——阿细人和撒尼人共同喜爱的自娱性集体舞。舞时,男的弹奏大三弦,吹笛子,女的面对男的拍掌起舞。人数不限,多则上百人。舞蹈不分季节都可跳,平时多从月亮高挂时,一直跳到红日东升,方能尽兴,“跳月”由此得名。基本动作有三步乐、登跳步、点步等。伴奏乐器除自身弹奏的三弦和笛子外,还可加进月琴、小三弦、低音三弦、高低音笛等。

☚ 杂弦   百鸟朝凤 ☛
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管弦乐曲axi tiaoyue

程云原曲,秦鹏章改编。该曲为1951年中国青年文艺工作团参加柏林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的舞蹈《阿细跳月》而作。乐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抒情的序奏,表现宁静柔美的月夜,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旷野的月光下。第二部分以传统的“跳月”音调为基础,采用移调、转调的方法变化发展,以表现不断变换的舞蹈场面。第三部分采用5/4拍子的主题:

把音乐推向热烈的高潮,以表现越来越欢快的舞蹈场面,并在高潮中结束。全曲体现出彝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激情。
☚ 森吉德玛   春节序曲 ☛

阿细跳月

彝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多在自称“阿细”和“撒尼”人的云南彝族聚居地区流行。为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舞蹈。男舞者一般弹大三弦或吹笛子与女舞者对舞。节奏欢快。节日 时常在月光下或围着火把跳至深夜,故得名。

阿细跳月

云南彝族一支阿细(阿西)人的传统民间歌舞。亦作“阿西跳月”、“跳乐”。盛行于弥勒、泸西、路南彝族自治县。为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和中老年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火把节、春节等喜庆日或农闲时,在草坪、空地或树荫下,载歌载舞,欢聚一堂。节日多于白天,农闲多在夜晚。有三种形式:(1)老年式。男女双方踏足而蹈,眉目含情相视,男子弹月琴,拉二胡,女子皇拍掌合,节奏缓慢;(2)中年式。女子击掌转身踏脚,配唱,男子拉二胡,弹月琴,吹笛子伴奏,拍节稍快;(3)青年式。女子拍手、踏脚、旋转,男子弹大三弦,吹笛子,打口哨,踏足抬腿。青年男女舞姿大方,情感奔放,节奏快速激荡。过去仅在民间流传,解放后,经文艺工作者整理加工,质量大为提高,已在全国重大场所多次演出,受到热烈欢迎与赞赏,成为阿细人的一颗璀灿的艺术明珠。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