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ā mǔ通常称母亲,唐诗中又特称成仙的年长妇女。刘禹锡《步虚词》: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三千岁。李贺《假龙吟歌》:木死沙崩恶谿岛,阿母得仙今不老。齐己《升天行》:天风瑟瑟星河动,瑶阙参差阿母家。 阿母 阿母āmǔ┃┃ 指西王母。汉·班固《汉武帝内传》:“今阿母迂天尊之重,下降于蟪蛄之窟。”唐·李商隐《瑶池》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宋·杨亿《戊申年七夕五绝》诗:“天孙已渡黄姑渚,阿母还来汉帝家。” ☚ 灵妃 阿环 ☛ 阿母西辽城名。今土库曼斯坦西南部阿姆河畔之查尔朱城。 阿母ābbǔ母亲:~疼细囝ābbǔ tnià suègniǎ (母亲疼小儿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聞云,堂上啟阿母。”《晋书·潘岳传》:“岳將詣市,與母别曰:‘負阿母!’” 阿母二2986①名母亲;妈妈。闽语。福建厦门〖a44 bu53〗、永春〖a44-22 bu53〗。广东潮汕。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词》:「古有呼母为~者。《焦仲卿诗》:『上堂拜~。』」台湾〖a55-33 bu53〗。②名伯母。⑴粤语。广东三水西南〖a33 mou55〗、高明明城〖a33 mu33〗、鹤山雅瑶〖a33 mau12-33〗。香港新界锦田〖 〗。⑵闽语。福建南平〖a21 mu423〗、福清〖a44 mu53〗。③名舅母;舅妈。⑴西南官话。云南大理〖 〗。⑵吴语。江苏江阴。⑶粤语。广东东莞莞城〖 〗。④名祖母。客话。福建龙岩万安〖 〗。⑤名妻子。吴语。江苏江阴。   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 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婆(媒~;巫~) 结婚仪式上照料新娘的妇人:喜娘 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料理家务的妇女:姆 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为人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保姆 傅母 保母,女佣:使妈 在年幼的太子或诸侯身边,担负教养之责的保母:内傅 受雇给人家奶孩子的妇女:奶妈 奶娘 奶母 奶姆 奶口 乳母 乳媪 乳娘 乳保 乳妇 乳婢 乳妪 阿母 阿妳 姏母 姏姆 嬷嬷 专为产妇接生的妇人:产婆 坐婆 以接生为业的妇女:稳婆 收生婆 接生婆的俗称:老娘 称呼从事某些职业或某种身份的妇女:三姑六婆 从事纺织缝纫等工作的妇女:红女 专为他人缝纫的妇女:针线娘 纺织的妇女:凤杼 出家修行的妇女:姑(姑子) 拐卖人口的妇女:牙婆 只做家务不就业的妇人:家妇 家庭妇女 开妓院的妇女:鸨(鸨妓;鸨母;鸨妇;鸨子;鸨儿) 畜养妓女营利的妇女:炀炭 ☚ 寡妇 好的妇女 ☛ 阿母ā mǔ❶乳母。《史记·仓公传》:“故济北王~~自言足热而懑。” ❷母亲。《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启~~。” 阿母〈名〉对年老妇女的称呼。 《金》三: ~牢笼设计深,大郎愚卤不知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