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养蜂业beekeeping in Argentina阿根廷是世界上主要蜂蜜出口国之一,为南美洲养蜂业最发达、年产蜂蜜最多的国家。养蜂业的文字记载始于1851年,西方蜜蜂是随欧洲移民带到阿根廷的。 阿根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种类繁多,适于养蜂业的发展。全国可划分为三个蜜源区: ❶潮湿草原区。包括拉普拉塔(Lapalata)河和巴拉那(Parano)河流域、德尔塔(Drlta)岛、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恩特雷里奥斯省、科尔多瓦省东部和圣菲省东部。该区面积大,地势平坦,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蜜源植物以车轴草和柑橘为主,出产浅琥珀色蜜,尤其以“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型”蜂蜜著称。每个生产蜂群可产蜜100千克以上。 ❷北部或亚热带区:包括图库曼、萨尔塔、胡胡伊、圣地亚哥-德埃斯特罗、科连特斯、查科、福莫萨、米西奥内斯等省。该区的蜜源植物种类多,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适于快速繁殖蜂群。非洲化蜜蜂已蔓延这个地区。 ❸干旱草原区。包括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和潘帕斯(Pampas)大草原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该区气候条件复杂,生长着各种本地和引进的蜜源植物,对繁殖蜂群、提高蜂蜜产量极为有利。 一些专业养蜂场在每年春季将蜂群运到图库曼北部或圣地亚哥-德埃斯特罗提前育王、繁殖,待蜂群发展起来后返回原地进行生产。 普遍饲养的是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后来又引进部分喀尔巴阡蜂。 养蜂人员有业余养蜂者和专业养蜂者两类。其中业余养蜂者数量较多,一般拥有50~200群蜜蜂。专业养蜂者一般拥有数千群蜜蜂,他们常常雇用一定数量的雇员,使用较为先进的养蜂机具进行生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养蜂业发展较快,蜂群数量由70年代中期的80万群发展到1985年的150万群,产蜜量由2万吨增加到4.5万吨。出口蜂蜜的数量占总产量的70~80%,主要销往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 阿根廷养蜂学会(Argentinea BeekeepingSociety)、阿根廷养蜂协会(Argentinea BeekeepingAssociation)、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农场部等机构都出版有自己的养蜂刊物。国立农业技术研究所和各地的养蜂会社、养蜂协会都开办养蜂学校或开设养蜂技术课,来自本国或其他国家的养蜂人员可以在国家或私人开设的各种养蜂学校和技术训练中心进修或学习。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有一个研究中心。全国有一所最大的育王中心,在拉普拉塔和贝尔格拉诺将军两地设有两个较大的育王试验场。在阿根廷北部德索塔镇(Villa de Soto)、科尔多瓦和图库曼国立大学设有地方性的养蜂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