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阿斯特克文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阿斯特克文化

阿斯特克文化Asiteke wenhua

印第安人的一支阿斯特克人创造的文化,繁荣期在15-16世纪。阿斯特克人的故乡在墨西哥西北部的阿斯特兰岛。据说战神兼太阳神威济罗波奇特里告诉他们,一只鹰站在仙人掌上食蛇的地方就是他们的新居住地。1325年,他们在酋长特诺克率领下来到特斯科科湖中的两个小岛上,建立特诺奇蒂特兰城,称新居住地为墨西哥。“墨西哥”意思是“战神指定的地方”,因为威济罗波奇特里又名墨西特利,鹰吃蛇图案成了今墨西哥的国徽。15世纪初,墨西哥开始向外扩张,征服邻近部落。蒙特祖马二世(1475-1520)时期达到极盛,扩张领土到墨西哥湾、危地马拉和太平洋沿岸。墨西哥贵族向被征服者征收金银、玉石、皮毛、可可和蜂蜜,私有制和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形成早期奴隶制国家。阿斯特克人以农业为主,种植玉米、甘薯、棉花、番茄和豆类,还知道施肥和灌溉,产量较高。他们能对1200种植物进行分类。手工业比玛雅进步。他们在制造铜器和陶器、铸造和压制金器以及用宝石和羽毛镶嵌装饰品方面显示的高超技艺,使16世纪的欧洲人感到惊异。首都特诺奇蒂特兰有一座大市场,定期举行贸易,一般以物易物,偶尔以可可豆、细金砂作交换媒介。阿斯特克人擅长建筑,用不到200年的时间把首都建成一座布局整齐、气势宏伟的城市。城中央是供奉战神的大庙,庙基是一座高35米的巨型金字塔,两边各有120层阶梯。大庙附近还有许多庙宇(全城有40座庙宇)、宫殿和贵族的宅第,大都饰以羽蛇浮雕,修有亭台花园, 两条大道纵横交叉, 把全城分为四个区。为防止水患和联结各岛,筑有3条10米宽的堤坝,并派官员负责管理。每隔一定距离修建横渠和吊桥, 便于船只往来,一旦外敌侵扰可拉起吊桥,断绝陆路联系。为解决居民饮用水不足, 专门修建两条引水渠。据墨西哥著名历史学家丹·科·比列加斯估计, 特诺奇蒂特兰有居民约8万人 (丹·科·比列加斯等著 《墨西哥历史概要》,杨恩瑞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是当时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城市之一。阿斯特克人的历法与玛雅人接近, 都使用太阳历, 一年有18个月,共365天。每天有特定的名称,如猴日、雨日等。每50年为一轮,要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在特诺奇蒂特兰发掘出阿斯特克人的圆形历石 (即 “太阳石”),重20多吨,上刻计时用的精细浮雕。1978年发现的“月亮石”,重10吨,是阿斯特克人的又一件艺术珍品。

☚ 玛雅文化   印加文化 ☛
阿斯特克文化

阿斯特克文化Asiteke wenhua

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阿斯特克人创造的古代美洲文明。约12世纪,阿斯特克人来到墨西哥地区,建立了特诺奇蒂特兰城(墨西哥城的前身)为都城的奴隶制国家。阿斯特克人的农业和灌溉技术十分发达,并且掌握了冶炼铜、金、锡等金属的技术。16世纪时,特诺奇蒂特兰城已成为拥有十几万(亦有人说几十万)人口的城市了。城内遍布高楼广厦,亭台宫殿和雄伟的金字塔,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宏伟的城市之一。尤其是全城最高的“太阳金字塔”,完全用巨石砌成,其造型与技术可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后,彻底毁灭了特诺奇蒂特兰城及其文明,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西班牙式的墨西哥城。

☚ 印第安人   玛雅文化 ☛
000041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