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巴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巴丹Abadan城市名。在今伊朗西南部,波斯湾北部阿巴丹岛北端。其名源于岛上古代阿拉伯一位圣徒的名字,阿巴丹墓今仍存该岛。早年为兴旺的沿海城镇,以产盐和编席著名。公元14世纪转衰,成为一小村镇。1847年属波斯。1908年附近的阿瓦士发现石油后,英国—波斯石油公司遂与阿巴丹岛的酋长签订租约,于1911年在该地建炼油厂。1942年发展为石油输出港。今为世界最大的炼油中心之一。 阿巴丹伊朗西南部的城市和全国最大港口。位于波斯湾北部、阿巴丹岛北端,傍阿拉伯河。人口29.4万(1982)。伊朗第5大城市。伊朗国有石油公司总部设于此。世界最大石油储藏和石油精炼中心之一。炼油厂建于1913年,炼油能力年达3000万t。是伊朗原油输出中心和世界最大石油输出港之一。2004年1月的日炼油能力为40万桶。 阿巴丹伊朗最大港口。距波斯湾53千米。全国炼油中心,是世界最大炼油厂之一。 阿巴丹 阿巴丹伊朗西南部城市,全国最大港口,著名的石油城。位于波斯湾北部,阿拉伯河三角洲的阿巴丹岛的西北岸,距西南重要港口霍拉姆沙赫尔14.5公里,距波斯湾53公里。人口约40万 (1977年)。阿巴丹本是阿拉伯古代一位圣徒的名字,岛上有他的坟墓,因此得名。阿巴丹的发展和扬名世界同伊朗的石油开发是分不开的,1908年胡齐斯坦省首府阿瓦土附近首次钻出石油,随后又发现多处油田,当时的英国——波斯石油公司与阿巴丹岛的酋长签订租约,在岛的西北端极少人烟的村落,修建炼油厂,1913年开始兴建,并敷设油管,使它与油田相连,炼油能力年达3,000万吨。1942年后,阿巴丹发展成为石油输出港。50年代逐步扩建。1973年伊朗实现石油国有化,收回这个厂全部主权,到现在阿巴丹已发展成为中东地区最先进的炼油中心,成为现代化城市。1980年两伊战争开始前,阿巴丹炼油厂的日炼油能力达60万桶,可提炼伊朗2/3原油和生产100多种石油产品,为全国最大炼油厂,也是世界较大炼油厂之一。石油制品由输油管输往马沙尔港输出。这里还有阿巴丹石油化工厂和专门培养石油工业技术人材的阿巴丹技术学院。两伊战争使阿巴丹遭到严重破坏。 ☚ 阿曼湾 阿巴斯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