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塞拜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塞拜疆Azerbaijan苏联加盟共和国名。在今苏联外高加索东南部,临里海。公元前4世纪30年代,马其顿亚历山大占领此地,称米堤亚·阿特罗帕特,后称阿特罗帕塔坎,阿拉伯入侵后,转讹成今名。19世纪并入帝俄。1920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36年称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阿塞拜疆亚洲西部国家,全称阿塞拜疆共和国,1991年8月30日宣告独立。国土面积8.66万km2,人口728.4万(1999年2月)。首都巴库。1992年4月2日与中国建交。全境约50%的面积为山地。库拉河为主要河流。气候多样化,平原、低地为亚热带气候,山地为高原冻土带气候。平均气温7月为25~28℃,1月为1~3℃。年平均降水量为200~300mm。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35~40亿t。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15.93万亿马纳特,比上年增长1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7.9万马纳特,国民收入15.3万亿马纳特。1998年汇率:1美元=3868.42马纳特(阿货币)。1998年工业总产值11.638万亿马纳特。1998年生产石油905万t,天然气55.689亿m3,电力179.06亿kW·h。1998年农业产值为4.326万亿马纳特,比上年增长3.9%。运输以铁路为主。铁路总长2090km。1998年货运量为1060万t,客运量427.76万人次。公路总长2.67万km,货运量1630万t。内河航道总长500km。主要海港是巴库。客运量为2.06万人次。有巴库和吉扬贾两个国际机场。1998年客运量102.48万人次。实行免费和收费两种教育制度。1997年共有各类普通学校(中、小学)4474所,学生152.6万人。有高等院校45所(公立28所,私立17所),学生11万人。2005年1月1日人口826.57万。国家独立日10月18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85亿美元。经济增长率10.2%。人均国民收入1041美元。通货膨胀率6.7%。失业率1.46%。2004年工矿业、农业、服务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85%、18.87%、8.0%。 阿塞拜疆Azerbaijan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8月3日宣布独立。全称阿塞拜疆共和国。为高加索地区发展中国家。其国土面积8.7万平方公里(1995年),人口800万(1998年),其中阿塞拜疆人占82.7%,首都巴库,货币名称卢布。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石油和天然气,也是原苏联的一个重要蔬菜生产基地。它以丰富的燃料为基础,发展起近100个工业部门。工业产品主要有:金属、管道、机床、调节器、电热设备、发动机、船舶、精密仪器、计算机、石油加工、化工、轻工产品及食品等。它制造原苏联石油设备的70%。农业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棉花、烟草、茶叶、蔬菜、水果和葡萄。葡萄总产量占原苏联的32%。在苏联解体前,它生产的产品有58.7%供应前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有3.7%供联盟出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