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古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古柏约1825—1877十九世纪中亚浩罕国封建主。乌兹别克族(一说塔吉克族)人。在安集延(今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任浩罕王的帕夏(意为总司令)。同治四年(1865年)与中国回族封建割据头目金相印勾结,侵入新疆,攻占天山南路诸城,成立哲德沙尔国(意为七城之国),自称为汗。此后又将势力伸展到新疆北部乌鲁木齐等地,并依仗其一支四万人的武装,对新疆各族人民进行野蛮屠杀和掠夺,没收维吾尔族人民土地,设立宗教法庭,建立中世纪式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盘踞新疆达十二年之久,把天山南北变成人间地狱。同时与英、俄殖民主义者相勾结,以出卖主权为条件换取英、俄承认其艾美尔(意为国王)地位。英国曾派出使团与之商谈,送以上万枪支和若干大炮;沙俄亦派要员与其勾结并签订条约,还伺机侵占伊犁。光绪二年(1876年),清政府派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率军入疆,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以先北后南战略,歼灭了阿古柏武装。次年六月,阿古柏服毒自杀于库尔勒,其子伯克胡里逃入俄境。 阿古柏1821—1877中亚浩罕军官。清同治三年(1864)挟持和卓后裔入侵南疆。由于当时新疆处于战乱之中,乘机占领南疆各地,建立“哲德沙尔”(意为七城)伪政权。九年(1870),又侵占吐鲁番、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给新疆各族人民造成严重灾难。光绪二年(1876),由左宗棠督办指挥清军收复新疆,摧毁了阿古柏政权。阿古柏和他的伪政权一起灭亡。 阿古柏1821-1877中亚浩罕国军官。本名穆罕默德·雅库甫伯克。清同治四年(1865),乘新疆各族人民反清之际,阿古柏联合布素鲁克和卓(张格尔之子)侵入喀什噶尔(今喀什),占据南疆。初以布素鲁克和卓为喀什噶尔汗,不久取而代之,于同治六年成立“哲德沙尔”(意为“七城”,指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阿克苏、库车和乌什)汗国,亦称“七城汗国”,称毕条勒特汗(意即“洪福之王”)。对外勾结俄、英帝国主义,先后与之签订商约和协定,出卖我国利益;对内强化宗教封建奴役。光绪三年(1877)在清军和维吾尔族人民打击下,服毒身亡。次年,汗国崩溃。 阿古柏1820—1877亦称 “穆罕默德·牙库甫”、“牙库甫帕夏”、“牙库甫伯克”,或称“帕夏”、“安酋”。中亚浩罕汗国安集延人。曾任浩罕汗国高级官吏。1865年(清同治四年)乘新疆各族反清之机与*张格尔长子*布素鲁克和卓侵入喀什噶尔(今喀什), 占领南疆。初以布素鲁克和卓为喀什噶尔汗, 自己在幕后指挥。不久, 驱逐布素鲁克和卓 (一说毒死),于1867年自立“哲德沙尔”(意为“七城”,指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阿克苏、库车和乌什)汗国,亦称“七城汗国”,自称毕条勒特汗(意为“洪福之王”)。对外勾结英、俄帝国主义,先后非法与俄、英签订商约与协定,出卖我国利益, 使其侵占区沦入英、俄殖民势力范围。对内强化宗教封建奴役。1877年(光绪三年)在维吾尔族人民反抗和清军打击下, 于库尔勒服毒自杀 (一说被暗杀,一说中风而死)。翌年,汗国崩溃。 阿古柏 181 阿古柏1820—1877中亚浩罕汗国安集延人,为浩罕高级官吏。清同治4年(1865)乘新疆各族反清之机与张格尔长子布素鲁克和卓侵入我国喀什噶尔 (今喀什),占领南疆。同治6年(1867) 自立为“哲德沙尔”(意为七城,指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阿克苏、库车和乌什)汗国,自称毕条勒特汗(意为“洪福之王”)对外勾结英、俄,签订商约、协定,出卖我国利益,使其侵占区沦入英、俄殖民势力范围,对内强化宗教封建奴役。光绪3年(1877)在维吾尔族人民的反抗和清军打击下,兵败于库尔勒服毒自杀。 ☚ 张格尔 尹湛纳希 ☛ 阿古柏约1825—1877真名穆罕默德·亚库甫,中亚浩罕国安集延(今苏联境内)人,高级军官。1865年乘乱侵入新疆,1867年成立“哲德沙尔国”,自称“毕条勒特汗”。勾结英、俄列强,势力扩及南、北疆。1877年被清军击败自杀。 阿古柏约1825—1877中亚浩罕国人。1865年随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和卓侵入我国喀什,占领南疆,1877年被清军击败自杀。 阿古柏约1825~187619世纪中亚浩罕国封建主。曾率部侵入新疆。光绪元年(1875年)被清军剿灭,次年自杀。 阿古柏1821—1877中亚浩罕汗国军官。本名穆罕默德·雅库甫伯克。又称穆罕默德·阿古柏·伯克。别号库西伯克。汉文史籍译称“怕夏”、“帕夏”、“雅各刊”、“俄古柏”。乌孜别克人(一说塔吉克人)。原为“巴特恰”(街头舞师),后经妹夫塔什干阿奇木纳尔·穆罕默德帮助,取得玛赫拉姆(传令官)、“胖色提”(五百人长)、阿克麦吉特(彼罗夫斯基要塞)伯克等职位。因拥立毛拉汗有功,被任命为“沙哈瓦尔”(宫廷主事)及要塞库拉玛的长官。咸丰十年(1860),应召赴塔什干协助浩罕的讷克布伯克抗击沙俄入侵。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受茂拉艾力木库勒派遣,拥布素鲁克侵入新疆,先后占领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叶尔羌(今莎车)、和田、阿克苏、乌什、库车等地,残酷迫害新疆各族人民。六年(1867),在喀什噶尔拼凑“哲德沙尔”(意为七城)汗国,自称“巴达吾来特哈孜”(或作“毕条勒特”),意谓“洪福之王”。为扩充个人势力,曾迫使布鲁特(今柯尔克孜)首领思的克出亡,监禁布素鲁克和卓,并以赴麦加朝觐为名将其逐出新疆,毒死迈买的明和卓及其弟克汗条勒,暗中与沙俄等勾结。同年,复谋投靠土耳其苏丹,获“艾米尔”封号。九年(1870),侵占吐鲁番,窜犯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强化宗教统治。十一(1872)和十三年(1874),相继与俄国、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出卖中国主权,以换取两国政府的政治、军事支持。光绪三年(1877),由于受到清军沉重打击,内部互相倾轧,在库尔勒被部下击毙。残众由其子伯克胡里带领逃入俄国。 阿古柏约1821—1877原名穆罕默德·亚库甫。浩罕毕斯干城人。浩罕汗国陆军军官。清同治三年(1864),新疆爆发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各地相继出现封建主掌握的割据政权。次年初,浩罕汗国受喀什噶尔封建主之请,派阿古柏带兵侵入我国喀什噶尔,遂又攻占了叶尔羌、英吉沙尔、和阗、阿克苏、乌什、库车等地,控制了南疆。六年底,阿古柏自立为汗,称“毕条勒特汗? (意即“幸运者”),宣布成立“哲德沙尔汗国”(意为“七城汗国”),并得到沙俄和英国的支持。九年,阿古柏又相继侵占了吐鲁番和乌鲁木齐,把侵略势力扩展到北疆的一部分地区。清政府派钦差大臣左宗棠于光绪二年(1876)出兵新疆。阿古柏在清军和当地各族人民的打击下,迅速败退,遂在库尔勒服毒自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