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阿勒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阿勒颇Aleppo城市名。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阿尔魄。在今叙利亚北部。公元3世纪末始见记载,称哈拉普,处于赫梯后裔统治之下。后相继为米坦尼、埃及、罗马、波斯、阿拉伯、蒙古人占据。943~967年达于鼎盛。1516年并入奥斯曼帝国。1918年被费萨尔一世占领,城市转属为法国托管地的叙利亚。1920年建立独立的阿勒颇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国家独立后继续发展。今为阿勒颇省省会。今存古迹有拜占庭时期的圣海伦娜教堂(1125年改为清真寺,1149年改为神学校)、公元715年建的乌马亚德大清真寺、1223年建的苏尔塔尼亚城堡、1235年建的阿尔菲道斯城堡等。 阿勒颇叙利亚西北部城市,阿勒颇省省会,历史名城。全国第2大城市。人口159.1万(1994)。中东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现有铁路通往伊拉克、土耳其、地中海岸、黎巴嫩与本国南部及约旦。工业有纺织、食品、水泥和多种农产品加工工业。是本地区棉花、羊皮、烟草等农产品的集散地。伊斯兰教寺院众多。 阿勒颇 阿勒颇世界著名古城,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省首府。叙利亚主要商业和工业城市。位于叙利亚西北部,西距地中海113公里。人口65万 (1976年)。美索不达米亚通往地中海的交通要站。公元前2000年已是商业中心。从公元前14世纪起,先后经历赫梯人、亚述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蒙古人和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的统治。16世纪时,为东西贸易要地,19世纪中叶苏伊士运河开凿后渐衰。市内多名胜古迹和伊斯兰教寺院。城中小山顶上耸立着的一座古城堡,始建于公元前2000年,11-13世纪几经重建和扩建。占地15公顷。城堡内有11到16世纪几个朝代的皇宫遗址,有东罗马帝国时代的大地牢,1千多年前的大蓄水库、火药库、粮仓,土耳其统治时期的兵营,还有两座12世纪的清真寺,靠城边1座清真寺的尖塔,高20米,是全城最高点。古城堡被视为阿勒颇的标志,城堡周围的古老市场和驿站为重点文物保护对象。阿勒颇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里陈列有很多珍贵文物。工业主要有棉麻纺织、水泥、地毯和农产品加工。工业产值约占全国一半。是从土耳其经叙利亚到黎巴嫩、巴勒斯坦的铁路枢纽。棉花、羊毛、烟草等农牧产品的贸易甚盛。 ☚ 阿根廷 阿斯旺 ☛ 阿勒颇Aleppo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