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消亡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前提是消灭剥削者,废除任何形式的私有制,消灭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生产力极大发展;改造小生产,克服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人民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和文化道德修养。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阶级消亡 阶级消亡指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马克思关于阶级的存在是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论断,揭示了阶级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阶级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阶级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初步发展而产生的,必将随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亡。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的途径。阶级的最后消亡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因此,阶级和阶级差别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 ☚ 阶级斗争形式 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 ☛ 阶级消亡 阶级消亡阶级走向消灭,出现无阶级的社会。阶级作为历史的产物,必然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走向消亡。阶级消亡的根本条件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消灭私有制,生产力获得高度发展。也就是说,它以无产阶级的统治作为政治前提,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为物质基础。但消灭阶级的最根本的社会变革,要消灭私有制,随之则自然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消灭私有制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因为无产阶级人数众多,而且早就丧失了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只有通过其强大的政治统治才能改造私有制,坚持公有制。剥削制度的消灭还不是阶级的消亡,失去了经济基础的阶级对立,还需要一段历史时期才能消灭,在这段时间内必须改造原来的剥削阶级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和他们的生活方式,运用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跟上新生活的步伐,改变原来的世界观。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了,从而也就基本上消除了阶级对立,但这时阶级差别还存在。与阶级差别相联系的有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与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的差别。只有当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基本消失、人类的思想和道德品质普遍提高的时候,阶级消亡才能提到日程上来。但它到来的具体时间,是很难预测的,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至于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问题,只能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列宁选集》第3卷第253页) ☚ 阶级关系 两类社会矛盾 ☛ 00003164 |